广西优质茶叶交流组

“人间文化品读系列”读书会宜兴站·程恭让教授讲《心经》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人间文化品读系列

      读书会宜兴站

  程恭让教授讲《心经》

    主讲嘉宾 / 程恭让教授                        
       录音提供 / 徐荣伟
       记录整理 / 郑慧


宜兴耘想空间


谢谢耘想空间创办人周维师姐刚才热情洋溢的介绍。我今天讲课可能受一些条件限制。最近脊椎有点疼痛,为了今天能够授课,前两天还卧床尽力积极恢复,昨天又到扬州讲完课刚坐车过来。好在我平时就不喜欢坐着上课,喜欢站着讲座,今天就不能坐着上课。所以如果效果不太好,请大家多多包涵。

听说今天我们读书会主要分享的主题,是《般若心经》。我最近在讲课的时候常常遇到一个问题:讲课本来应该是分享知识,对不对?但是举办方经常不要求讲知识,要求的是知识之外的东西,这是我很苦恼的一件事,究竟要怎么讲,越讲心越慌,越讲越没谱了。我想,今天是《心经》的分享。它的难度就在于,《心经》可能是国人特别熟悉甚至是最熟悉的一部经典,大部分人平时会抄写,会背诵,所以,去分享这样一部大家最熟悉的经典,或人们自认为很熟悉的经典,难度其实超级巨大!我一直在思考,今天究竟应该怎样分享。


耘想空间创办人周维女士


刚才周维师姐在介绍的时候,她讲到对于这次读书会,有很多因缘在里面才能达成,这给我一个启发:不仅成就一个事业是需要很多因缘,甚至读书也是需要因缘成就的,人们往往追求以最简单的方式去理解,但有时候简单的方式确实不一定非常适合对于经典的深度体会。我刚才就想,我们还是要按照“缘起”的理念,就是任何一个事物,它都可能不是单一的原因所成,是诸因诸缘才得以产生。包括经典文化的形成及理解,可能亦然。所以,我想按照这样的想法来分享今天的主题。

所以我们今天要讲三个部分。首先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人间文化品读活动的观察。我们是以感恩及感谢的心情来介绍这一部分,包括我们的读书会。第二部分,我想尝试跳开《心经》,回到《心经》出自的思想信仰文化背景,它最重要的是跟《小品般若经》,跟般若这个经典系统有很大关系。所以,第二部分,我就会跳开《心经》,讲更远更深层次的东西。第三部分,我们才回到《心经》本身,来谈对《心经》的理解。我的思想方法就是:任何一件事情都不那么简单,都有很多的因缘来成就它。我们怎样理解文化经典呢?有可能是我们大家认为很熟悉的经典,实际上要真正理解的话,有很多因素可能制约。所以我想今天主要贯彻这样一个的缘起世界观及因缘方法论来讨论心经。


第一部分:感恩与感谢·人间文化品读系列读书会之宜兴站


读书会发起策划人(左起):孟庆娟、龚丽、崔桢钰、高圆


首先想从一个参与者和旁观者的角度,来谈对人间文化品读这样一个读书活动的体会。在这里首先声明:在北京站我已经声明了:我不是人间文化品读读书会的发起人,而是举办这个读书会的几个年轻人,据我所知是龚丽老师,孟庆娟老师,还有今天在场的高圆小姐、崔桢钰小姐,我是他们的一位老师。他们的读书会目前还处在丑小鸭的状态。丑小鸭的状态也需要很多因缘,我是老师,所以他们邀请我,我当然责无旁贷,当然也深感荣幸呵。本来我这次不便来宜兴讲课,但他们需要,只有勉为其难。等到有一天,他们成为美丽的白天鹅的时候,我想来讲,可能他们已经不需要我了。他们会找一些更大牌丶更大牌的著名教授丶文化名人吧。我想世事一般的规律也是这样的。(笑)

我对这个读书会的创意,始终觉得是非常正面的、非常正向的。前几天,在北京心宅那一站,我谈到我们对目前我们阅读文化的一些隐忧。我觉得我们目前的阅读文化存在四层危机。第一个危机:我们都很忙,我们没有时间读书,现在有闲暇阅读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第二层危机:即使阅读,我们可能热衷进行功利性的阅读,娱乐性和消遣性的阅读,甚至低俗性的阅读,这是比较多的。第三层危机:如果说,偶尔会读一些相对高雅一点的书,我们一般来讲也不会去读文化经典。亲近经典的可能,现在机会非常少。我们现在提到经典,提到创作经典的圣贤,我们跟他们的距离,已经越来越遥远。虽然从知识的角度,我们现在获取经典,跟圣贤亲近的机会其实越来越容易,但是,我们现代人有某种倾向,戏谑经典丶拒绝圣贤的倾向。我们现代人在一定意义上是甘当幸福的庸人。我们愿意过一个很平常很快乐的日子,很舒服的日子,那就可以了,你不要跟我谈那些玄妙的,高深的,或者带有某种牺牲意味的东西,这是第三层阅读文化危机。第四层危机:我们现在普遍进行浅阅读,很难进入一个比较深入的阅读。比如说,我们需要知识,你不要给我讲那么复杂,越简单越好,心灵鸡汤式的阅读,浅阅读比较多,深阅读就比较少。这是我上一次在北京站讲阅读文化时所体会到的。

所谓我们现在读书很少,你们在媒体报道中会经常可以看到。但昨天我从北京到扬州,我是坐高铁来,昨天我在车上突发奇想:今天要好好考察一下,四五节车厢,到底有没有人读书呢?我从那个一等车厢出发,大概两三个车厢看下来,两三个车厢不到两三本书放在位子上。然后呢,我就进到普通车厢,也许普通车厢会好一些吧?我想。我走了三节车厢,第一节是一本,第二个车厢两本,第三个车厢还是一本。当我返回到我的"高级"车厢,我现在发现,我们的高铁他会把车厢锁起来,所以我弄了半天才回到我的座位上。据我观察的结论就是这样的。但是这个问题仍然不能简单化。有的人虽然阅读纸质书很少,可能还有其他的阅读途径,所以不能仅根据阅读过几本纸质的书来判断我们现在的中国人是不是阅读很少。做为证据来讲,这个证据不足,因为我们中国人是很喜欢玩新东西的。像电子的东西玩得很多。但是从我们生活中来观察,很多人只能进行浅阅读,不愿进行深阅读。尤其是不愿意读一些经典的、圣贤的东西,而在这样的阅读倾向背后,其实是逃避圣贤丶甘为庸人的文化倾向,可能这个倾向才真正是我们目前阅读文化最深层次的危机所在。基于这样一个观察,我的这些朋友,刚才这些学生,他们要发心,今后要做一个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及文化经典为主的公益性读书活动,我认为这个发心是功德无量的。首先感谢他们,因为有他们的发心,这次宜兴读书活动才得以开展。


三贤之光文化产业有限公司创办人李小双先生


第二,我要感谢耘想空间的创办人周维女士,还有来自三贤之光的李小双先生。他们对读书会提供了支持和场地。我看周维在朋友圈发咱们读书会分享的广告,至少发了六七次,今天才能到场这么多人,实在不容易,所以对他们的辛苦我也表示特别的感谢。

还有对你们大家克服种种困难参加这次活动,我听说还有从外地来的,不仅仅是宜兴本地的朋友,所以特别感谢你们,有这样一个真诚的愿力来参与这样一场跟传统文化经典《心经》有关的读书会。如果没有你们,就可能没有今天的读书会,没有心经的分享。所以,大家看到,心经的分享这件事,其实有许多许多的原因来形成。

不仅这样,刚才我讲,我不便来这里参加此次读书会,其实这话是言不由衷的。我对宜兴是非常亲近的,我很早就对宜兴非常有感情。有几个因素,一个是我有来自宜兴的学生,所以我很早就有机会喝到宜兴红茶,对宜兴印象很深。

另外一个因素,我的老家是安徽九华山。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金乔觉王子据说先到宜兴太华山,后到池州九华山。从金乔觉王子渡海来华的路程,一般认为他先到浙江台州登陆,然后到江苏,最后到安徽。所以他在宜兴市太华山驻锡过这样一段历史,是有它的一定根据的。当然具体的史实已经模糊了。但是从可能性讲是有的,所以这也是我对宜兴非常尊敬的一个因缘。

宜兴当然是天下闻名的陶都,我对宜兴还特别有感情的原因,是因为宜兴的一座寺院:大觉寺。我刚才在房间休息的时候,听到很多人来的时候互道“吉祥”,这个互道吉祥呢,可能是我们尊敬的星云大师佛光山文化在宜兴潜移默化的一种结果了。刚才周维介绍我的时候说道:“程院⋯教授”,话说到一半缩回去了。其实有话就大胆说,因为我也是星云大师创办的宜兴大觉寺云湖书院的院长。在座有些听众我看出曾是云湖书院有关系的学生,这个事实表示我们对大师的尊重,对人间的尊重。这是人间的光荣,也是我对宜兴颇有敬意的的一个重要因缘。


现场读者


我想上面我讲的这些感恩和感谢,完全是发自肺腑,实实在在的。正是因为有众多因素,才成就了今天耘想空间的这一站人间文化,品读《心经》。所以你看一件事的成就有很多原因,有的我们通过观察和研究就可以知道,但是有某些原因不一定知道,它可能是背后的,是支撑性的。正是这些显在的原因和潜在的背后的原因合在一起,才成就了一些事。所以从的观点来讲,我们经常要带着感恩和感谢的心情来回应这些因缘。是这些因缘成就了我们美好的一切。这是我今天和大家分享的第一个部分。


第二部分:从《小品般若经》所揭诸多殊胜思想理念理解《心经》

现在进入有可能要被你们轰下台去的讲座环节。但是我看到今天没有讲台,你们要轰地话,我就自动离开了。(笑)

关于《心经》,我刚才讲,对于大家最熟悉的东西,要谈一谈它,其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情。你熟悉吗,你未必真懂它;你不熟悉吗,你明明会背诵它。所以我想从更多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学习和研读《心经》的一些经验。


娓娓道来,详尽分享


大家都知道,《心经》是中国文化里面最流行的、最重要的、最了不起的、最著名的经典之一。《心经》在中国主要跟唐朝著名的玄奘大师有关系。唐高宗永徽三年冬十月,中宫诞生未来太子中宗,孩子生下来满月的时候,皇帝特别召见玄奘大师进宫,让他给这个孩子祈福。玄奘大师这次进宫,就献上了用金粉书写的《心经》。关于心经从史料来讲,跟玄奘大师有关联的也比较有权威性的史料,就是这个典故。所以说,《心经》从一开始出场,就跟一个了不起的高僧的提倡有关系。孩子满月的时候用于祈福,于是此举就给《心经》赋予了一个非常特殊的境界。它不是一般的境界,而是被视为一个有神奇魅力,有神奇力量的一部特殊的。所以因为玄奘大师的这次献经祈福活动,使得《心经》一下子突颖而出,走到了最高层,走到了皇宫,走到了贵族这样一个系列。在玄奘大师的弟子所记录的玄奘大师的传记里面,已经可以看到类似于《西游记》里面讲的情节:玄奘在西行取经的路上,观世音菩萨给他授予《心经》的说法。西游记故事实际源于玄奘大师的传记。我们可以看到,《心经》的来历和玄奘大师个人求法的经历有关系。总之,大概是因为他的提倡,《心经》很快成为唐朝社会一部非常重要的权威经典。

到了唐玄宗,大家都知道他有个著名的杨贵妃。宋朝有一本民间故事书叫《太平广记》。它收录了很多唐朝的故事。有很多区分不清,你不知道到底是真的历史还是纯粹故事。但是这本书记录了唐朝人跟《心经》有关的故事确实很多。其中有一条很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据说从岭南给宫廷进贡了一只鹦鹉。这只鹦鹉叫做“雪衣女”,一个很漂亮的名字。它是杨贵妃的宠物,当然也是唐明皇的宠物了。这只宠物非常通人性,通灵。每一次皇帝跟贵妃或者大臣下棋的时候,如果看到皇帝明显棋势很弱,很快就要输了,于是,唐明皇只要叫一声:“雪衣女”,这只鹦鹉马上就冲上去把棋盘扑乱了。有一天,“雪衣女”显现出快要死去的样子,唐玄宗就告诉杨贵妃:"赶快教它念多心经”,杨贵妃马上就开始教它念《多心经》,雪衣女很快就学会了。当时的文献有很多都把心经称作《多心经》。《西游记》里面经常说唐僧开始念《多心经》,我过去以为是《西游记》作者开我们高僧的玩笑。本来好好的《心经》,非要说成《多心经》嘛。但后来看《太平广记》才知道,唐朝民间社会已经很正式很普遍地称这部心经为《多心经》,原因大概是这部经典的名称叫《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不知道为什么把多字拉下来念了。当然,雪衣女念了心经以后还是很快往生了。所以念《心经》当然没有挽救这只鹦鹉的性命,但我们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在唐玄宗时代的宫廷里,已经很普遍认为《心经》有巨大的神秘功能,不仅可以祈福,消灾免祸,甚至可以回避死亡问题。我们从这些历史故事可以看出,唐人对于《心经》确实很重视。这个过程基本就延续下来了,经过唐朝最高层的提倡,它成为中国乃至中国文化非常重要的一部经典,此一文化奇迹甚至得以延续到今天:今天很多中国人不一定信佛,但会背诵心经丶了解心经的,大有人在呵!

著名文学经典《红楼梦》里面也讲到《心经》。其第八十八回说,贾府老祖宗老太太明年就是八十一岁生日,要给老祖宗祈福祝寿,老祖宗发给外人手抄3651部《》。书中接着说:“老太太因心经是更要紧的,观自在又是女菩萨,所以要几个亲丁奶奶姑娘们写上365部,如此又虔诚又洁净。"老太太把《》譬成道家的符壳,把《心经》譬成符胆,所以大家抄写经典已罢,还要求大家把《心经》夹在《》里面。把《心经》塞在《》里,用于祈福祝禳,于是《》的功德就会倍增。这是《红楼梦》的说法。它虽然不是历史,但从中可以看出明清时代民间社会对《心经》的理解和膜拜。

从唐朝最高层到明清民间社会,这个状态一直延续到今天。如果要给经典打分,选出大家最熟悉哪一部经典,我估计最高分应该是《心经》。因为明清以后它已经编到的早晚课里面,属于早晚课诵,一定要背诵,再加上它只有260个字,可以不认识字,但背会《心经》要不了几天。因此《心经》就成为这样一部非常重要,非常流行,可以说曾经家喻户晓的经典。


分享与聆听


最熟悉的东西还要老师讲什么呢?所以讲起来很困难。为了对于这部我们所熟悉的《心经》启示一些别开生面的理解,我们就需要展开一些更新的意境,所以我谈一谈《小品般若经》。般若,梵文读prajna,可以翻译为“智慧”。中国人讲究智慧大多是从技术的角度和人生技巧的角度来讲。当然,中国人的文化思想,也有高层次的,我这里是从通常层次来讲。但的智慧恰恰跟人生技巧丶人生生存的经验丶方向相反,这种特殊的智慧,才叫“般若”。

在里,有关般若类的经典,是很大量经典的统称。在最早的时候,第一部般若类经典叫做“八千颂”。印度人喜欢写很长很长的书。之后出现了一万八千颂,再后面出现了两万五千颂,再后面甚至出现了十万颂般若。唐朝玄奘大师到印度取经,其中主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取《大般若经》,这部经有六百卷。我们很遗憾的说,《心经》不在这六百卷之中。但它的思想是属于般若经系统的,小小的260字的《心经》,在我们中国被认为是六百卷《般若经》的精华,被认为是它的关键、精要、精华的概括。这就是《心经》和《般若经》的关系。我们为什么要讨论《小品般若经》呢?我长期研究佛学以来感受到:我们国人自古以来好简易,我们很早就喜欢越直观越简单越好。这是我们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的逻辑学不发达。其实中国先秦时代有过辉煌的逻辑学。现在我们讲的逻辑学,在先秦时代《荀子》丶《墨辩》等等,其实都有完整的逻辑学,但是从汉代以后逻辑学失传了。为什么失传?就是因为我们后来的思维方式越来越追求直观,形象,简单。我不是说简单、生动、形象不好,但是我认为作为一个伟大的文化,如果只追求简单、生动、形象,这个文化最后就会低俗化,甚至趋向文盲化。因为你都不要逻辑学了。你没有逻辑学的思考,考虑问题必然简单化。可是简单的思想方式往往不能跟问题的复杂程度,即跟无尽的因缘相匹配呵!我之所以今天谈这个问题,是怀着一种深深的悲哀。玄奘大师当年九死一生到印度取经。其中很重要的事业之一就是取这部《大般若经》。可是今天,无论是《大般若经》还是《小品般若经》,还有谁真懂呢?几乎没有人懂了,连都不懂了,一讲般若,就讲《》,讲《心经》。我不是说讲它们不对,但是不够,甚至说,如果人人研究,都只知道有《》《心经》的话,这个的辉煌思想和博大文化,就会变得层次越来越浅薄。不然,你以为佛菩萨圣贤是些傻子啊?为什么在印度要写八千颂,写两万五千颂,甚至要写十万颂啊?既然可以用小小的一部《心经》完全概括宇宙真理,那么前面那些经全毁掉不好吗?一部《心经》不就可以传遍全世界了吗?所以,小虽然有小的好,但大家不要用“小”来反对“大”。这260个字的心经,一方面具有高度概括性,但在高度概括的同时,有些东西会被它舍弃掉,隐藏起来,如果把过去的《小品般若经》的思想都概括起来,怎么可能只有260个字就足矣,所以,一定会有所取舍。文化经典中,许多重要的理论在一些小的经典里可能看不到。我再重复一遍,我这里绝对不是说《心经》不好,任何一部都很好都很殊胜,心经尤其好尤其殊胜,但是我们在解读经典的时候,要看到整体,要看到条件和因缘,要有缘起世界观和因缘方法论。所以,为丰富大家对《心经》的理解,我第二部分将讨论到《小品般若经》的一些思想理念。它是最早的般若类经典。今天由于时间有限,我主要跟大家讲其中主要的佛学思想主题,我也不得不大体简单概括一下。


读书会现场


第一个思想主题:六度或六种波罗蜜多。《心经》不叫般若波罗蜜多吗?六度就是六种波罗蜜多。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的意思,是成就丶完成之义。如果把我们现在的人生看做此时此地的此岸,六度就是把我们从此岸度往更高的境界,把我们往非常高的境界推送。把我们的人生方向进行调整,让我们从有限的生命有可能成为无限的生命;让我们从有漏的生命,有可能成为无漏的生命,让我们从有所束缚的生命,有可能成为无所束缚的自由自在的生命。这些方法,在般若类经典里面,就叫做“六度六种波罗蜜多”。

第一个“布施”:我们口袋里如果有十块钱,你偶尔进一个寺庙,进一个文化场所的时候,可以拿一块钱去做一下善事,这就叫布施;“持戒”,就是坚守规则;“忍辱”: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平之事,但是不能老是跟别人争斗,要忍耐一下;"精进”:我们要努力,因为人生下来,我们一般不会一降生就在王侯将相之家,大部分人都要从平民百姓开始,所以我们要精进努力;"禅定”:心乱如麻,做任何事要静下心来;“般若”,就是智慧,人生要有智慧。在里,这六种波罗蜜多都是把我们从生死此岸接引到解脱丶彼岸的智慧,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圆满。这是《小品般若经》重要的主题。你们熟读《心经》,它有没有讲到六度啊?所以,你如果认为《心经》就把般若经的意思全部概括了,就会忽视般若以外的诸度,对不对呀?我现在是以《小品般若经》跟《心经》为难吗?你们知道我的真实心意是什么?我不是要跟《心经》为难,我希望分享更多的体验,帮助大家今后更深入的理解《心经》的深奥层面。

第二个思想主题:讲到六度,早期大乘经典已经是这样的思想。那么,《小品般若经》里面最特殊的地方,就是把六度里面的般若,从六度里面提升出来,对这个般若概念进行很深的考量,这是《小品般若经》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是在六度里面再一次提升般若一度,认为它非常高,它是六度之首。认为那五个到彼岸的方法,如果没有第六度,不是真正的到彼岸。只有前五度,比方说“布施”,我很有钱,我口袋里有一千元,拿去,我全都给你,这不叫到彼岸呐,你如果真正把钱布施的话,应该觉得没有我,也没有你呀,也没有这些钱的存在啊!这叫“三轮体空”,如果达不到这一层,不叫布施波罗蜜多,只叫做善事而已。他没有从生死此岸度到自由很高的境界。刚才我讲的很重要的意思,就是把六度里面的般若波罗蜜多这第六度提升出来,认为它是六度之首,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这样的思想,我们在《心经》里面也看不到明显的痕迹。

第三个思想主题,更进一步,般若不仅是六度之首。《小品般若经》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概念:般若是佛母。母亲是什么?她是孕育者、诞生者、养育者,所以认为第六度般若波罗蜜多是一切佛菩萨、圣贤的母亲,你现在看到般若已经到了什么样的位置。这是非常重要的思想:佛母般若。下面的想法,可能就不是一般人所注意的了。截止到目前我讲的这些,很多人都会讲,但是下面的研究,是我个人比较特别的体会。

在梵文《小品般若经》里面,还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意思,就是六度皆摄善巧方便,“摄”的意思是包含,涵摄,就是六度里面包含了善巧方便。现在出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方便”或者叫”善巧方便”。简单的讲,善巧方便是里面另外一种智慧。善巧方便是不容易被人理解的智慧,这种智慧是什么呢?如果说,般若让我们看到世界万事万物的本质,善巧方便则是让我们向他人来解释这个观照。我看到万事万物的本质,不代表我能讲出它,甚至不代表我需要讲述它。你为什么要讲述真理呢?我们讲述真理就意味着我们有要度众生的想法。你想要对别人讲述真理,前提是有讲述的需要。如果为我个人,我不需要讲。我看懂了不就可以了吗?当你要把你所体悟到的真理向他人讲述的时候,那要怎么讲啊?对牛弹琴行吗?过去古人讲“因材施教”。所以,你要想对别人讲述你看到的真理,一定要观察你所要跟他讲的那些人的知识背景怎么样?文化结构怎么样,他们的历史状况怎么样?他们内心到底有什么样的需求。然后,我才能根据他们的需求,把我所看到的真理用适当的方式讲给他们听,这样的目的是什么?让他们最后也理解真理。所以,我个人体悟研究真理和我对别人叙述出来,是两件事,前者就叫“般若”,后者就叫“善巧方便”,这是里的一个概念。也有点象是我们中国人讲的“因材施教”。《小品般若经》的梵本里面有几处提到,六度皆包含善巧方便。这是般若类经典非常重要的想法。


生动讲说


光这样讲还不够,《小品般若经》还有新的进展,就是要重点思考这两种智慧,就是般若与善巧方便之间的关系。用我的话概括就是:般若、善巧方便并举。并举就是相互平衡。这是我用的概念,过去从来没有人提过。为了防止大家把我从台上赶下去,我再给大家叙述一些小故事,来说明我的观点。这其实是《小品般若经》非常重要的文本,但非常奇怪,我们后来的对这些地方的解读忽略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遗憾。汉语翻译的《小品般若经》一共三十二品,其中第十四品叫譬喻品,讲了四个譬喻故事。

第一个譬喻故事讲,假使一艘船遇到海难,船散架了,这个时候船上坐的人,如果不去取一块木板,或者不去取一块让他的身体可以支撑的东西,他就会淹死。反过来,如果这个人能够在危机当中,取一块木板或别的可以逃生的东西,他可能会存活下来。讲完这个譬喻故事,这个经典接着讲,一个菩萨在学习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在学习佛的最高觉悟的过程中,如果他不取般若和善巧方便的话,他就会堕落到声闻地,或者掉到独觉地。声闻地就是追随的长老弟子们的思想传承,他们认为学佛的最高境界是成为阿罗汉,但是不想当菩萨,也成不了佛。那叫声闻地。还有一种人,没有出世的时候,他们自己独自觉悟或修行,例如中国文化中的老子,这叫独觉。刚才这个故事就讲,如果一个菩萨学佛的时候没有般若和善巧方便,就像船遇到海难的时候没有生存的手段一样。

第二个故事讲,假设有一个人,拿着烧制的壶去取水,如果这个壶没有烧制成熟的话,在路上可能就会散掉了,就会化灰成土,水也会流泻掉;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拿着一个烧制成熟的壶去取水,一定可以取水回家,达到目的。同样,一个菩萨,如果在学佛的过程中,假设他没有般若和善巧方便的话,他就会掉到声闻地或者独觉地,如果他有般若和善巧方便,他就可以成佛。

第三个故事还跟航海有关。这个故事讲,如果有一个大商人,带了很多财宝,全家的积蓄财宝全都放到一个船上,而这个船在航海之前没有很好的检查过,零件可能坏了,某些地方已经腐朽了,没有很好的修治。然后承载过重的货物,大家可以想象,船在大海中间毁了,船毁人亡。反过来,如果他在航海之前,认真的检查他的船只,能够把船只修理好管理好,他也恰当的考虑到这艘船的承受力,可以承载多少货物,如果这些条件具备,他这次航海一定会成功。故事后面讲到菩萨学佛要为般若所摄,要有善巧方便,内容同上。

最后一个故事讲,如果一位一百多岁的老人,身体已经非常衰弱,基本上要卧床才行,如果他突然下地想行走,结局可能就是摔倒,甚至会摔残;反过来,如果家里有两个仆人,能架着他走路,他可能可以走出去,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也再次讲,如果一个学佛的菩萨,没有般若和善巧方便的话,他就像一个病入膏肓的老人,并且没有仆人搀扶他,他下地走路会产生什么结果一样。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吧?他用了这么多譬喻来阐述般若和善巧方便的并举。在十七品中还讲了一个更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我常讲,在此简单讲一下。说假设有一只大鸟,像庄子的鲲鹏一样大,奇大无比,但很遗憾,这只鸟没有两个健全的翅膀,也许翅膀没有长出来,也许由于某种原因折断了,总之这只奇大无比的鸟没有两只健全的翅膀。这只鸟在忉利天,即在三十三天里面生活。有一天它突然想到地球看看,它就要飞到地球上,事实上,它不能飞。它刚一飞就后悔了:这下我的命快丢了。它想回到三十三天,但是不可能了。这时它又想,希望我到地球的时候,我的身体还能完好。这可能吗?不可能,非死即伤。因为它的身体本来沉重庞大,又兼没有双翅,所以必死无疑。讲完这个故事,经文还是重复刚才那句话:如果一个学佛的菩萨,本来是想追求到佛的境界与地位,达到最圆满的觉悟,但是因为缺乏般若和善巧方便这两个翅膀,一定不会达到成佛的目标,最多只能掉到声闻地或者独觉地。

我讲这些,都是要告诉大家,《小品般若经》里面,是确定有刚才这一个重要理念,叫“般若与方便并举”。可是《心经》里面有方便这个概念吗?《心经》里非常清楚:菩萨以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好,菩萨是以般若波罗蜜多有所成就。下面一句,三世诸佛,以般若波罗蜜多故,证得三藐三菩提,所有诸佛也是依据般若波罗蜜多得到了最高的境界。可是《小品般若经》里面讲,一个菩萨在学习成佛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两种智慧,一种叫般若,一种叫善巧方便。所以《心经》的道理固然殊胜,但是读《心经》,最好要了解一点背景,这样你对《心经》的理解会更深。这不是《心经》有所不足,我们想,印度一部很庞大的书,想简单予以概括,肯定有所取舍。所以并不是人家有什么不足,无非是强调“般若”特别重要。因为《小品般若经》强调般若是佛母啊!既然高度强调般若的重要,在260多个字里面逻辑上就不可能同时高度强调善巧方便的作用。这就是从大部经典到小部经典会自然出现的取舍。这些取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如果我们从思想的角度看,这不是虚构的,而是事实的。不过很遗憾,这一基本的事实恰恰被大家遗忘了。


神情专注


《小品般若经》里还有许多重要的理念,比如,大家知道般若这种智慧最重要的特点是空性,但是空性是最难理解的一个概念。如果理解不好,就可能会出问题。正因为空性非常难理解,所以说般若是深般若。所以《心经》第一句话是: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它在般若前面加了一个形容词“深”,它不是浅的智慧。就像我们讲,我们现在是浅阅读,要深阅读。那个般若很深,因为它很深,所以人们听起来觉得恐怖:过去讲的多么简单明快,现在怎们讲这么深奥复杂的东西。所以很多人听了般若以后并不欢喜,而是恐惧,陷入畏惧感。这是般若经中经常出现的说法。我们有一句话叫“东土多大乘根器",所以今晩听了般若经以后,你们很多人才会满心欢喜。当然有很多人不高兴,因为般若要把我全部灭掉,要做到绝对的无我。你说无我怎么办?所以般若讲的甚深空性,一般根性的人都觉得理解不了,接受不了,深陷恐怖当中。这时《小品般若经》里面特别讲有一个女神,叫恒河女神,她单独站起来对讲:您讲的深般若,我非常高兴,我非常相契,我绝对不会畏惧,也绝对不会回避。为什么经典此处不写一个男神?我过去跟我的学生讲,经典,我们不要从是真还是假的角度去理解,应该从“表法”的角度理解,就是把它作为一个象征,所有用文字记录下来的故事也好,文字也好,都是象征体系,引导我们走向被象征的境界,佛的觉悟和真理,这是我对经典的理解。这个地方不写一个男神出来说好啊好啊,而写一个女天神起来表白,主要表明了性别平等。早在释迦摩尼佛时代,他其实内心毫无性别的歧视。释迦摩尼佛所出生的古印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从社会结构角度来讲,就是严重不平等。古代印度人的阶层等级非常鲜明。而且高等级永远是高等级,低等级轮回下去永远是低等级。从性别来讲,女性处于非常卑微的级别,这个是性别方面的不平等,所以这个经典此段之所表在思想史上看,真是太伟大了,这就是象征性别平等的意思。这一点当然我们在《心经》里面也读不到呵。

还有更有趣的,《小品般若经》里三十品和三十一品,是《小品般若经》最特殊的部分。(古代一部大的经典往往有好多文献编在一起)。它讲了两个人,一个人叫沙陀波芲,梵语sadaprarudita,翻译成汉语叫常啼,这个人喜欢哭。他是一个菩萨,还有一个人叫法上菩萨。故事叙说有一天,常啼在阿兰若里面,阿兰若就是指荒郊野外的一个修道场所。这个人应该是出家人,经典里没有讲清楚他的身份。他有一天在修行时,忽然听到空中说,你赶快到东方去,只有向东方去,才可能学到般若经,然后才可以成佛。他丝毫不迟疑,马上收拾行李,向东出发了。走了好多天以后,突然觉得不对劲:那个声音没有告诉我到东边什么地方去啊?于是他就在路上哀哀的哭泣。空中那个声音告诉他说,你就到东方的一个叫聚香的城市去。这个地方开满花草,充满芳香。城里面有一个法上菩萨。那个城市非常美,城市所有城墙全部是用金银琉璃等七宝做成的。城里面人口众多,生活幸福,物产丰富,大家都以五欲自娱。五欲,眼耳鼻舌身,面对色声香味触,我们器官面对外界都有一种欲望,比方我们的眼睛总希望看到美的空间。又指财丶色丶名丶饮食丶睡眠五种欲望。而且你要找的那个叫法上的菩萨,在跟六万八千位天女在五欲自娱。所以这个经文讲了两个人:一个代表出家人,第二个显然代表在家众。出家人不可能跟天女五欲自娱,只有在家人士可以吧。所以这个故事是讲一个出家菩萨去找一个在家菩萨。为什么要找在家菩萨呢?因为法上是般若学的专家。他家里有抄写非常完整的般若经,他天天都在教导人们般若经。所以常啼克服千辛万苦,最后达到那里,学到般若经,修得了正果。

你们听了这个故事,觉得他在用什么表法?就是我常讲常提倡的僧信平等思想。一个出家人,一个在家人。按照我们通常的习惯,都是在家人去找出家人学习佛法,但是这部经典这个故事恰好反其道而行之:一个出家菩萨到一个在家菩萨那里去学般若经。说明一个道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大家是平等的。这故事绝对不是说:在家人比出家人高。经典是表法,是象征。释迦摩尼佛觉得未来僧信关系可能严重失衡,出现非常的不平等,他因此在经典里早早就留下这段经文。我今天和大家分享,可以深度解读这段经文原来没被理解的深意:在家丶出家一律平等,这是佛性的平等,也是人格尊严的平等。这样的一个理念,自然《心经》里也没有记录。所以我们说《心经》当然在高度浓缩的同时一定省略了很多东西,而我们从与小品般若经内在关联的脉络来解读,一定可以丰富我们对于心经思想信仰义理背景的深度理解。

让我们回忆一下:《小品般若经》里面讲到六度丶六种波罗蜜多,还讲到般若是佛母,还讲到六度皆涵摄善巧方便,还讲到般若跟善巧方便并举,还讲到恒河女神的象征意义,僧信平等的故事等等。这么丰富的义理,这么善巧的说法,可是我还只是讲到了《小品般若经》十分之一的义理,所以你看真理非常多,而佛菩萨要把它们传诸于世,他们比我们看得要久远。我们也可能只看到一两年的问题,最多看到十年二十年,但圣贤的智慧可以看到一千年两千年,甚至一万年,也未可知。这些经典其实有非常丰富的哲理。所以,我们读《心经》能够想到《小品般若经》,能够将般若理解得更细致,那你对《心经》的理解自然会更加完整丰富。关于第二部分就讲这些,谢谢大家!


第三部分:从《心经》经文本身理解《心经》


梵文本天城体《心经》


下面我用很短的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下《心经》本文。先请大家看一下PPT上梵文本的心经,这是天城体书写的。因为大家都很熟,所以我只用最快的时间把经文的义理结构跟大家分享一下。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第一段,到此为止,可以视为是经文的第一段。第一段就是观自在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是怎么个行法?所以表达菩萨的般若之行。行,就是实践。这里实践是大的概念。你不要一听到实践就排斥理念,而是兼涵理论与践行的行动。这几句概述菩萨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的时候,照见五蕴皆空。梵文此处是讲,他照见五蕴,并且照见五蕴皆空。但汉语翻译的很好,直接言照见五蕴皆空。

此处原文为svabhavasunyata,所以原文可译为:照见五蕴自体空。为什么要强调自体空,这实际是整个般若心经最重要最关节的地方。刚才讲般若经非常重要的义理是深般若。深般若就是跟空性相连。他观照事物的本质,看到万事万物是空的。问题是,“空”,我们汉语选字时选到了空。在古代选了“无”也选了“空”,最后确定用空字。这个空字很好。但我们中国人有一个思维习惯。我们一提到空,就跟“有”相对,另外我们看到空,就想到空间,虚空,所以翻译没有问题,但我们一定要知道,此处原文的意思是说:照见五蕴是自体空的,意思就是“五蕴没有自体”。但是我们在不了解语境的情况下,我们可能理解成空无,或想到空间,就是一种玄妙的意思,多么高的境界啊!我们学佛常常是这样。有些人常常讲的世界观是虚无主义的。为什么这样想,就是这个“空”字造成的。但是,原文是讲“自体空”。

照见五蕴,什么叫五蕴?里面生命是无我的。我们通常强调生命是“有我”的,我在做什么,我在听课,我在讲课。我是一个我们生下来就有的观念。有了我就有了你,然后就开始有对立有斗争,有贪嗔痴,这是我们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把生命看作是五种事物的集合体。哪五种事物?首先肉身,色。我们分析我们的生命,第一很重要的元素,你不能没有肉体啊!第二个“受”,我们通常感受快乐,感受痛苦,日常生活中还有一种不苦不乐的感受,这叫受,感受的受,心理感受是很重要的生命元素。第三个是“想”。就是观念,制造概念的能力,我们经常有一些想。比如生下孩子,两个人可能提前很多天给孩子想着取个名字,总想要取一个独一无二,有象征意义的名字,甚至能给他带来好运的名字。在里那些都叫颠倒妄想,他有他的人生,但我们从还没有为人父母就开始想,这叫“妄想"。再就是“行”,是指我们生命里面的意志作用:我要怎么样,我须怎么样,就是那个“要"字所表示者。 最后是“识”。我们跟动物不一样的地方,是我们有思惟丶了別的能力,这种特别的能力叫识。


契入原典


五蕴是 “色、受、想、行、识”。从很早时候,释迦摩尼佛就说“无我”,生命是没有这个如我们所执着的我的。我是一个虚构,生命就是我的肉体,我的感受,我的观念,我的行我的意志,我的思惟、了别我的识,除此以外并无其他,所以很早就讲无我。但是还是有个问题,因为可能我们就会认为,色是不是一种东西?受是不是一种东西?想是不是一种东西?意识是不是一种东西啊?于是人们就会认为五蕴也是有,他就会执着于色有自体,想有自体,行有自体,识有自体。什么叫自体?自体的概念,从梵文来讲svabhava,是"由自己所成就"之意 ,言下之意,一个事物是和其他事物没有关联的,是没有历史延续的东西,也是没有空间相关的东西。靠我自己成就我的东西就叫自体,所以说五蕴空,自体空,不是告诉你没有色,你不要误会。刚才讲了,没有我,你都已经受不了,现在又讲没有色,没有肉体!不是告诉你没有色没有肉体。肉体也是在因缘当中的一个节点,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的一个显示。它绝对不是独立自存者,跟其他事物没有关系。所以是要破解某种观念,那个观念并没有真正地证明过,但我们的人生一直正在依据这个观念而活。我们习惯认为我们是一个与其他事物没有关系的存在。你与其他事物没有关系,例如跟我们的父母没有关系,这可能吗?你生下来肯定跟你的父母有关系。你的肉体是由父母赋予的。我们通常讲“色”包括颜色。比方这个室内的灯光,现在大家看是什么颜色?白色。在座有没有认为不是白色的。如果有现在也不敢承认。(笑)如果我是色盲,色盲不是病,如果我的眼睛的构成跟别人有所不同,我看到的就不是这个颜色。所以你看颜色也是在一定的灯光下面,一定的光线下面,一定的空间下面,还跟你坐的位置、看的角度都有关系。如远处的就暗一些。所以就是讲一个因缘,我今天一开始就是讲因缘。今天讲《心经》就是想分享的因缘世界观,因缘方法论,看万事万物都是在因缘中存在。所以这里最重要的是自体空。如果你认为生命里有一个独一不变的我,或者你认为生命里面有独立的色,独立的受等等,这是不符合空性的世界观。所以他讲自体空。我们汉语与梵语有许多不同的地方,所以造成大家对有许多误解。这么多人都会背《心经》,其实常常不幸地意味这么多人都可能误解了《心经》。所以如果你脑子里对有一种虚无主义的感觉,想到什么都不存在,什么都是空,不要怪菩萨,应该怪你自己,怪你的老师。生命存在于显示于条件中,所以没有任何自体丶实体,你不接受这点没关系,但是讲淸了心经的五藴皆空,是五藴自体空,就不会有虚无主义观念任何存留之地,这就是最称卓越的空性般若胜智!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到这里,是《心经》的第二段。还是行深般若,是第二部分的般若智慧,要点是体察到一切法空。如果说第一部分般若之行,是体悟五蕴空,是对生命的真相的理解;那么下面这一部分的般若之行,则是一切法空,是对我们的生命,也包括对其他的生命,包括对宇宙中的万事万物,甚至也包括对很多宗教,甚至也包括对所讲的真理,对所有这些事物,对万事万物,都要理解为空。

此处最关键的一句经文,是"诸法空相"。这句话的原文是:sarvadharma sunyatalaksana,意义是:一切诸法都是以空为相,相字,是特征的意思,所以这句话表示:万事万物皆以空为特征,一切诸法以空作为特征。上一句五蕴空是五蕴自体空,这一句含义同样,一切法都是以自体空作为它的特征。所以下面讲,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空,然后到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这十二处空;从眼界一直到眼识界、耳识界、舌识界、鼻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这叫十八界空。然后从无明,一直到老病死、忧伤等等,这是十二缘生空。然后苦集灭道,这是四圣谛空。然后,菩萨学佛,证悟最高的真理,是智慧,是证悟,无智亦无得,智和得亦空。从前面的五蕴,一直到最后面的智慧丶证悟,这些都是诸法,因而都是自体空!从我们的身体,一直到外界的事物,甚至到宗教讲的真理,包括的真理,它们都要变化,都是有因缘的,都是在条件当中造就的,所以你不要执着它们实有自体,所以自体是不存在的,所以它们都是自体空!

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这是第三段经文。我刚才讲,这段可以叫般若之果,是行深般若的结果。从两个方面言:一从菩萨言,菩萨心无挂碍,等等;二从佛言,诸佛依般若成就最高的觉悟。

我刚才讲,其实菩萨行不仅要靠般若,还要靠方便善巧。在般若经之后的经典,特别是在《维摩诘经》里面,就清楚说明:般若智是佛的母亲,善巧方便智是佛的父亲。所以成佛,在智慧的角度讲,需要有像母亲的般若,也要有像父亲的善巧方便。我曾经有个学生,学了我的课以后跟我说:程老师,我学佛学那么多年,原来我学成了单亲家庭!如果你认为光靠般若就成就了佛,你那岂不就是单亲家庭?因为只有母亲,没有父亲呵!你要学佛做菩萨,需要度无尽无量无边的众生,只要这个世界还有众生在苦难中,你必须做菩萨行,如果不这样,你没有资格谈成菩萨,也没有资格谈成佛。所以这是一个无尽的学修过程。而你想要度众生,你就要学多少东西。比如你要度美国的众生,你说我不会英文,我用汉语度行不行,用汉语度他当然不如用英文度好一点,方便善巧一点!所以,要真正学菩萨行,要修成佛,不能仅仅光靠般若,般若很重要,然有其不足,同时还要有善巧方便智。


氛围热烈,精彩纷呈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这是第四段,最后一段,可以叫做:赞叹般若。把般若经赞美成咒,咒语的咒。用了很多话,大神咒,大明咒,无上咒等等,来赞叹这部般若经。 在印度,有好几种东西我们都翻译成咒,咒语,咒朮,如Mantra, 是很神奇很神秘的咒,是有神奇力量的咒术,心经这里这个咒字,就是取此字。所以这个地方说它有神奇的力量。还有一种咒叫vedya,汉语经常也翻译成“明”,光明的明,它是知识的意思,这个字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它代表一种咒术。心经此段大明咒中的明字,即是此字。还有一种咒语,念了那些咒以后,就可以记忆力发达,那些是诸陀罗尼,也是一种咒术,旨在培养记忆力的咒术。这部分赞叹心经有神奇的不可思议的力量,所以用咒术譬如之,叹美之,称赞之。

总结一下:心经经文可以分为四段:第一段为般若之行,要点是观照五蕴自体空;第二段也是般若之行,要点是进而观照一切法空相。第一段是菩萨生命的智慧,第二段是菩萨宇宙的智慧,世界的智慧。第三段是般若之果,也有两分,一分菩萨依般若而成就,一分诸佛依般若而证觉。然后是第四段礼赞般若,言般若经如神奇的咒术。今天就和大家分享这些,谢谢大家!


三贤之光主题漫画人物:一空小和尚


程恭让教授简介


程恭让,1967年生,原籍中国安徽。先后毕业于南京大学(1993)及北京大学(1996),获得哲学硕士、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兼任佛光山人间研究院主任,南京古鸡鸣寺同泰佛学研究院梵语佛典研究中心主任,宜兴大觉寺云湖书院院长。曾担任清华大学宗教与伦理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台湾华梵大学东方思想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2010),现兼任台湾佛光大学佛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佛光学报》编委、九华山文化研究所研究员等职。主要致力于人间研究,明清近现代中国思想研究,梵语佛典研究,中国思想诠释史研究,中华民间宗教研究等。专著有《欧阳竟无佛学思想研究》(2000)、《华梵之间》(2007),《星云大师人间思想研究》(2015)等。曾主持策划110巨册学术丛书《法藏文库中国学术论典》的编集出版工作(台湾佛光出版社,2000年),主编出版有大型宗教学学术文化研究杂志《天问》(1-4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010),并自2012年起担任“星云大师人间理论实践学术研讨会”总召集人,由南京大学举办三届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

曾获得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2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是国内知名的佛学研究专家,在星云大师与人间研究、欧阳竟无及明清近现代中国思想史研究、梵语佛典文献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学术成果。

责任编辑:释弥山  张文婷  张静  高圆


长按识别二维码更多精彩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