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质茶叶交流组

它山之石 | 云茶,路在何方?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就像“蒜你狠”、“姜你军”一样,普洱茶的价格曾经也如坐过山车一般,几家欢喜几家愁。

近年来,随着普洱茶消费逐步回归理性,茶艺市场的潜力也逐步被挖掘出来,一些极具资源禀赋的茶产地开始走上茶旅融合发展之路。

但面对当下瞬息万变的市场和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云茶产业规模、市场行情、销售模式、衍生领域等又有哪些新特点?产业链各环节还有哪些方面亟待改进和提升?如何才能让云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乐见普洱茶回归“喝时代”


“老百姓的市场才是我们的最终市场。”一位普洱茶经销商说,销售老百姓喜欢喝、喝得起的茶才有出路。此话的背景,是普洱茶历经炒作后,终于理性回归,重拾其作为饮品的属性。

数据显示,2015年云南茶叶种植面积已达600万亩,直接从事茶叶种植人员600多万人,涉茶人员超过了1000万人,接近云南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但毋庸讳言的是,云南在茶产业上分得的蛋糕,并不与之匹配。普洱茶市场的理性回归,或能助产业补齐短板,实现健康发展。

首先是有利于夯实产业链。近年来,每到春茶开采,古茶山上人头攒动,带着巨资的炒茶人,从原产地开始“掐尖”,鲜叶直接从茶农手里到了炒家手中。产业链上的单个环节存在暴利,就很难让人静下心来在其他环节做足功课,而随着理性回归、爆炒不再,从种植、采收、加工、仓储、物流、销售等环节夯实产业链条,才会成为可能。茶艺市场等衍生领域,也才会获得更多的关注,茶器、茶艺服饰、茶艺音乐、茶市装饰等方面的商业价值才会得到进一步开发。

其次是有利于增强商品意识。云南纵然有一些古树茶动辄每公斤价格上万元,但毛茶价格平均每公斤只在五六十元,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从整体上看,云南不少茶叶加工、包装比较粗陋,以销售原料、半成品为目的的生产,没有多少附加值可言。在云南原产地,一饼普通普洱茶饼,售价不过几十上百元。而在省外,一些知名茶叶经过层层包装,一斤茶叶“穿上几层衣服”,身价能翻几番。销售上,安溪铁观音钻头觅缝、无孔不入的营销精神,就很值得云南茶人借鉴。随着普洱茶回归消费市场,在茶业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势必倒逼茶人增强商品意识,“苦练内功、强筋壮骨”。

普洱茶回归消费属性,还有利于拥抱电商。业界认为,云茶销售目前存在一个显著特征,一些生产企业为了扩展影响力、知名度,主动“触网”,直接面对消费者把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而传统经销商却因网销价格透明、利润低,不愿意做“光赚吆喝不赚钱”的生意。电商来势汹汹,每个产业都在重新“洗牌”,嫌利润薄而按兵不动,最终放弃的可能是整个阵地。茶叶回归到饮品的属性,经销商主动拥抱电商,才有机会继续挣点“辛苦钱”。

总之,趁着市场的理性回归顺势而为,补齐产业链,深挖各环节“钱景”,最大化培养从业者的商品意识,“大戥称金处,不见采茶人”的尴尬才能避免,云茶助农增收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化发挥。(记者 王利平


“特色生态”增强云南茶业发展动力

与前些年的火爆相比,最近两年云南茶叶市场行情有所下滑,但在今年春茶上市的季节,大量客商依然源源不断从全国各地赶往云南的茶产地,抢购高品质茶叶。如今,距离不再是障碍,无论是偏远的城市、县城、乡镇或者是千年古茶山下的村落,都有了依靠茶叶实现经济加速的可能。


以“绿色”为动力拉动发展

云南省农业厅茶叶产业办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春茶收购季,云南茶叶种植面积达到历年之最,为600万亩,采摘面积545.5万亩,相比上年增长了5%。不过,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在2016年开始放缓。记者从云南省农业厅茶叶产业办了解到,今年的种植规模在去年的基础上并没有大幅变动,总面积为602万亩,综合产值约625亿元。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茶叶已经成为云南的一项重要产业,种植规模整体相对平稳,这与农业部门的提前调控密不可分。云南省农业厅茶叶产业办相关负责人直言:“全省的茶产业要健康发展,在种植规模上一定要进行调控,让其保持目前的种植面积,才能让产业链在源头上不出问题。”

当然了,控制种植规模只是一个方面,随着市场对茶叶质量要求的提高,茶叶的种植技术也需要不断改进。

据悉,目前全省都在走生态化的种植道路,正在努力推进生态、有机茶叶种植,积极推进标准茶园创建项目和现代优势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提高茶园机械化、生态化、标准化管理水平,组织动员茶农适时采摘,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茶叶市场下行但走势平稳

在冰岛古树茶产地云南省双江县勐库镇冰岛村,随着春茶上市,村民们正忙着招呼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茶商。冰岛古树茶的火爆,给这个村子带来了极高的人气。勐库镇镇长邱永平笑称:“冰岛茶火爆起来后,外地茶商纷纷赶到这里提前预订,村里有古茶树的人家,现在都在用5年后的钱了。”

确实,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古树茶的价格比起往年来只涨不跌,更有甚者已经炒到了超过两万元一公斤。但对全省广大茶农而言,古树茶毕竟产量极低,所以,古树茶的火爆并不能代表全省茶叶市场行情。


从2014年开始,云南茶叶市场行情在走下坡路是不争的事实。在昆明雄达茶城,不少茶商都有这样的体会:古树茶高价也好卖,但是其他茶叶的销量比起往年均有所下滑,这也直接影响到了茶叶产业链上从种植到销售等各个环节。

记者近日从省农业厅茶叶产业办了解到,目前春茶收购虽然还未结束,具体数据统计情况还没出来,但是行情不乐观却是可以预估的事情,只是跟其他产业相比,茶业的发展趋势还算相对平稳。

不过,市场行情持续走低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却引人深思。省农业厅茶叶产业办在总结市场行情下滑的原因时就提到,与沿海地区相比,云南人在经商意识上存在短板,推广上力度不够,外地人对云茶认知度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亟待努力解决。而作为农业主管部门,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积极组织茶企拓展省外市场,打造品牌、促进销售,着力提高云南省茶产业的综合效益。

“十三五”期间茶叶产值要达800亿元

云南省农业厅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云南直接从事茶叶种植的人员约为600万人,但涉茶人员已经超过了1000万,接近云南总人口的四分之一。由此不难看出,茶叶已经成为云南的一项重要产业,而且随着云茶宣传力度加大,类似“普洱茶”这样的品牌已经具有强势的地域文化特征。

最近几年来,普洱茶连续被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课题组评为全国茶叶公共品牌十强,2015年普洱茶品牌价值达55.66亿元,获评最具品牌带动力品牌。云南各州市也在深入打造区域品牌,成效明显,如西双版纳州勐海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普洱茶文化之乡”称号,临沧市凤庆县打造“中国红茶之都”,保山市昌宁县打造“昌宁红”,德宏州梁河县打造“梁河回龙茶”等,推动了云茶品牌建设。

毋庸置疑,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政府和茶企、茶农多年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茶叶产业在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极大提振了整个产业发展的信心。按照省政府要求,在“十三五”期间,云南茶叶产业的总产值要力争达到800亿元。

从中不难看出,茶叶产业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在茶叶产业发展的道路上,用茶叶产业办工作人员的话来说,“除了跟自己比,还要跟其他省份来比”。毕竟,在上述这些数据的背后,我们还不得不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云南茶农人均年收入还不到4000元。所以,在云南省南部地区,茶叶还将作为一项长远的扶贫产业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记者  保 磊

普洱茶回归消费市场

5月,普洱春茶的采摘、收购和制作都已接近尾声,对茶商而言,5月也是春茶市场销售最火热的时节。在业内人士看来,春茶的价格走势往往是全年茶叶市场的风向标。那么今年普洱茶的市场行情如何呢?

根据昆明市茶叶行业协会统计,今年古树茶价格基本平稳,个别品种如冰岛、曼松古树等涨幅为5%~10%,其他普通茶和台地茶价格下跌幅度为15%左右。



价格有涨有跌

在昆明雄达茶城的一家普洱茶商铺内,一箱箱从临沧、版纳等地拉回来的茶叶摆满了过道,刚刚从双江县勐库镇收茶回来的茶商老聂和店员们正忙着挑拣、摆放着今年的春茶,店内茶香满溢。

“这几年茶叶价格和销售情况都有些低迷,不过今年市场开始逐步回暖,来买茶的人比去年多。”老聂介绍,目前市场上老班章价格大约在每公斤5000元,冰岛古树茶的价格大约为每公斤2.2~2.4万元,曼松的价格为每公斤2.4~2.5万元,这些名山头的古树茶保持了价格基本稳定、小幅上涨的态势。而市场上中低端的普洱茶价格延续了去年的下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趋势。

“古树茶因市场认知度较高,当地政府进行了保护,茶农不再杀鸡取卵式采茶,加上一些单位、企业做慈善认养,进入市场的古树茶产量明显减少……”昆明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云南省国际商会茶业分会会长刘益成介绍,综合云南多个普洱茶产区信息看,古树茶价格基本平稳,个别品种小幅上涨5%~10%,其他普通茶和台地茶的价格下跌幅度为15%左右。刘益成分析,今年市场行情的成因,一方面由于古树茶的生态价值被更多人知晓,稀缺性越发凸显;而另一方面,礼品茶、团购茶的消费数量在减少,茶友的个人消费在逐步增加。

“从2014年下半年以来,云南普洱茶市场的价格与销售量就一直处于低迷的状态。”在云南省农业厅茶叶产业办调研员杨兴寿看来,宏观经济增速趋缓,高端茶、礼品茶市场需求下降,是近年来普洱茶市场持续低迷的原因。

市场前景乐观

尽管市场并不景气,但是一些茶叶经销商对普洱茶的市场前景还是保持乐观态度。在昆明从事普洱茶生意10余年的茶商黄金勇认为,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饮品的健康属性愈加关注。他说:“普洱茶富含氨基酸与微量元素等,是健康茶饮。另外,普洱茶的口感独特,喝普洱茶的消费者忠诚度比较高,不会轻易改换口味。所以普洱茶有着很好的消费基础,整体市场依然会不断扩大。”


“虽然冰岛等名山头的古树茶价格依然坚挺,但有消费能力的人少,市场增量有限。从去年开始,我店的普洱茶销售中70%以上都是平价茶叶,是大众消费型的。”黄金勇表示,目前对整个茶产业来说,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市场。“老百姓的市场才是我们的最终市场,只有销售老百姓喜欢喝、喝得起的茶,我们才能够发展下去。”黄金勇说。

普洱茶的保健功能正在被普遍认知,作为饮品的销量在提升,而作为礼品或者投资的则在下降。“不像前些年那么狂热,近几年普洱茶的收藏更趋于理性化,不论是高端古树茶还是台地茶,出发点多是日常消费,送礼式的收藏和投机类的收藏渐渐转淡。”昆明市茶叶行业协会会长刘益成认为,综合来看,普洱茶从收藏主体回归到日常消费,即便是班章、冰岛、昔归这些高端普洱古树茶也都是基于饮用为前提的消费式收藏,而非供奉在价格“神坛”上的送礼、投机类收藏。从长远来看,这样的价格回归,对于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云南茶价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冰岛、曼松等名山头古树茶价格很高,但不能拿‘金字塔’的塔尖来看整个普洱茶市场。”杨兴寿介绍,目前云南毛茶每公斤均价五六十元,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省外的龙井、铁观音等茶叶不但社会知晓度高,毛茶价格也从几百到上千元不等。从整体上来说,云南普洱茶的价格还远不及我国其他省份的知名茶叶。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院长吕才有认为,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是云南普洱茶发展的方向,而普洱茶品牌打造及市场开拓目前仍然是短板,这也是制约云南茶叶价格的根本原因。

“这是云南茶商、茶企需要反思的地方,在推广、引导消费者的力度上还远远不够,需要统一宣传思想,进行强有力的宣传和消费引导,不能再走收藏型的道路。”长期关注普洱茶产业发展的于强认为,云南茶叶行业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理念和技能不如沿海地区,还需龙头企业来带动。

刘益成指出,越是市场低迷的时候,茶企越要练好内功,提升品质,打造品牌,让普洱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云南应该适应新经济形势,加强普洱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实力、优结构、提品质、创品牌,共同做优、做精、做强普洱茶产业。 

记者  袁海毅 实习生  念鹏帆

临沧茶业的生态之路

云南省临沧市是我国最重要的产茶区之一,全市共有茶园135万亩。近年来,该市茶产业坚持走生态之路,在确保消费者喝上生态茶、放心茶的同时,茶农也有了更多收益。


开展“洁净茶园”行动

素有“茶乡”之称的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拥有目前国内密度最大、分布最广、原始植被保存最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全镇共有茶园面积近8万亩,其中可采摘面积3.9万余亩,有机茶园面积1.5万亩,树龄百年以上古茶树8370亩30多万株。

2007年曾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一些茶农在利益的驱动下在茶树上喷施叶面肥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甚至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由于人为因素给茶叶带来了不安全隐患,导致茶商对勐库茶叶不太放心。

“树立一个品牌,需要长期艰辛的过程,而想毁掉一个品牌却只需一时之举。”勐库镇镇长邱永平深有感触地说,“为此,勐库镇开展‘洁净茶园’行动,带领茶农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生态、持续之路。”同时,根据《双江县古茶树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通过采集信息、登记造册等方式,切实加强境内野生和栽培型古茶树资源的保护管理。

勐库镇党委、政府还积极引导冰岛村结合实际制定《冰岛自然村古茶树保护管理村规民约》,明确规定禁止砍伐、移栽古茶树,不准以各种理由损坏古茶树及其生长环境等。同时,由村民相互监督,设卡检查入村人员及车辆,随机抽查茶叶加工户,对违反村规民约者严加处罚,防止“非冰岛茶”流入村内,确保冰岛茶的品质。

勐库镇还充分利用会议、培训、手机短信等方式,加大对“洁净茶园”行动的宣传力度,并对群众进行采摘技术培训。“现在,我手机里经常能收到茶树管护、修剪等信息,相关部门也会定期开展各类培训,帮我们提高茶树种植水平。”勐库镇亥公村东来村民小组茶农何龙然说。

农残茶园挂牌公示

“我们乡现有茶园面积4.6万多亩,其中古树茶1.6万亩,可采摘面积2.6万余亩。这两年,乡里一直在努力创造条件申请国际‘雨林联盟’认证,以提高全乡茶叶的产值。”临翔区邦东乡党委副书记徐俊声告诉记者,“力争到2020年让全乡所有茶园通过国际‘雨林联盟’认证,届时茶农的人均纯收入能在7180元的基础上实现翻番。” 

为继续发展好茶叶这一传统产业,让茶树真正成为邦东乡的脱贫树、致富树、小康树,近年来,邦东乡以国际“雨林联盟”认证为标准,通过一系列措施不断提升茶叶品质。专门成立相关工作机构对茶叶鲜叶施行农残检测,对有农残的茶园进行挂牌公示,确保群众不在茶园中施用化学肥料、喷洒农药。


采茶的布朗族少女

此外,邦东乡还将全乡茶园划分为19个片区,成立19个片区茶叶合作社,每个合作社管理20余个茶叶初制所,每个茶叶初制所结对联户管理区域内的7至10户茶农,自上而下对茶叶的种植、管护、采摘等进行严格管理。徐俊声说:“只有宣传到位、管理到位、监督到位,才能彻底转变茶农观念,让茶农真正得到实惠。”

在积极向“雨林联盟”迈进的过程中,茶农的效益也渐渐得到体现。“以前,我们家一年的茶叶收入只有几千元。现在不打药、不施肥,一年收入就能达到20多万元。”茶农李有玉高兴地说,她家有10多亩茶园,以前不懂得生态种植和科学管护,茶叶一直卖不出好价钱,后来经过乡政府工作人员的讲解,才知道只有科学生态化管护才能确保茶叶品质,才能卖更好的价钱。

生态茶助农收入翻番

单甲乡位于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当地人自古以来就有种茶、喝茶的习惯。“‘单甲’是佤语音译词,意思是‘茶树生长的地方’,可见单甲乡种茶历史的悠久。”单甲乡党委书记陈少军说。

据介绍,单甲乡现有茶园1.1万多亩,几乎每村每户都有茶园。多年来,由于缺乏科学管护技术等因素,茶叶的产量和质量都难以保证,因此茶叶价格一直不稳定,甚至出现一年不如一年的趋势,严重挫伤了茶农的积极性。此外,一些农户私自喷洒农药、乱施叶面肥等,也导致茶叶很难出售。“凡是经过检测,有残留农药等的茶叶基本上无人问津。” 陈少军说。

2014年,单甲乡开始引导茶农走无公害、生态之路。由政府出资,每年补助每亩茶园80元的有机专用肥。同时鼓励和支持茶农们在茶园里套种水冬瓜、车厘子,发展茶园养鸡。“车厘子可以增加茶农的收入,水冬瓜树可以保持茶树生长的水分,茶园养鸡好处更多:鸡粪是很好的肥料,鸡可以吃掉茶园里的害虫,鸡出栏销售又是一笔收入。” 陈少军解释道。

“与前些年相比,这两年茶叶不但好卖,而且价格也上涨了不少。”海登村村民卫尼那高兴地说,他家有18亩茶园,前些年由于不懂科学管理,看到别人施肥、打农药自己也跟着干。可是一年下来,18亩茶园才能收入2万元左右,如今却翻了几倍。

“我们乡主要是以出售鲜叶为主。因此,想要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靠质量取胜,而走生态之路就成为了必然。” 陈少军说。

 (记者  杨旭东)

茶企纷纷“触网”,茶市面临“洗牌” 

2015年,普洱茶价格的大幅波动让茶叶生产企业和茶商开始寻找更多的销售渠道,通过电商销售模式,很多茶企找到了新的销售增长点。而一些传统茶叶经销商,却因网销利润太薄而举棋不定。

商家普遍认为,通过网络销售能吸引更多年轻人喜欢饮茶,业内对年轻消费群体的“争夺战”一触即发。网络时代,茶市面临重新“洗牌”。


海县勐宋乡的万亩茶山

触网” 茶企布局探路

勐海雨林古茶坊茶叶公司2015年3月开始“触网”,2015年网上交易额达500余万元。2016年1月到5月,各平台共实现网上销售额2000余万元,网销营业额实现了几倍的增幅。“互联网销售是大势所趋,20多年来普洱茶一直在被资本炒作,从厂家直达消费者的网销模式,可以让普洱茶回归消费属性,成为实实在在的消耗品。”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杨加龙说,传统销售渠道和模式,茶叶终端价格并不受生产企业控制,而网销是公司“抢占”价格阵地的一个办法。

和传统售卖不同,网销要更加贴合消费者的需求和实际。在雨林古茶坊的天猫官方旗舰店,“试饮”是他们销量最好的一个种类,“小包装、低价格”是这类产品的特色。据杨加龙介绍,对于没有饮用普洱茶习惯的地区,茶饼远不如沱茶好推广,第一次接触普洱茶的消费者,直接购买大盒装高端普洱茶的也并不多,因此按次包装、冲泡简单的“试饮”更易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虽然网销的探索力度越来越大,不过在杨加龙看来,未来两三年内,网络销量能占到公司总销量的10%,就已经是最好的预期。“公司网销主要是为了推广,在销量较好的地区,将考虑增设实体店。” 杨加龙说,饮茶讲究的是圈层文化,体验感很强,电商作为推广的铺路石,只是做到了第一步:让消费者了解普洱茶。

当然,并非所有茶企都积极“触网”,主营老班章村茶叶的杨林昌就属另一种情况。“每年春茶还没上市,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商就来到我们村了。”杨林昌说,因为产量不高,他只需尽最大努力保证古树茶质量,并不需要考虑销路的问题。另一方面,因为杨林昌售卖的老班章古树茶每公斤均价在5000元左右,很多买茶人并不太计较时间和路程成本,见到实物才放心,所以杨林昌目前没有尝试过网络销售,不过他还是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力量。“以前来的茶商都是老面孔,这两年逐渐有些从没见过的北方茶商来到老班章,他们说是根据从网上搜索到的信息,找到了我。”杨林昌说。

年轻消费群体“争夺战”一触即发

每年的“双十一”都是传统行业借助电商改变销售模式的一次大突破,2015年茶企也发力了。天猫、淘宝数据显示,2015年“双十一”茶叶浏览量约达2522万人次,较2014年增加92.94%。其中18~29岁内的消费者占43.25%,30~40岁的消费者占18.32%。而以普洱茶起家的“大益”一跃成为2015年天猫“双十一”茶行业的销售冠军。网销成功是公司层面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的结果,以“大益”推出的交流、分享、服务应用“益友会”APP为例,在“益友会”上,你既可以了解最新的茶品信息,也可以查看全国茶友动态、发表评论,还可以找到离你最近的茶馆品茶买茶。大益集团品牌创意策略中心李华认为,APP的推广可以收集整合用户数据、为实现低成本精准营销提供了可能。


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消费者可以找到最近的茶馆

茶叶生产企业主动转向网销,这在普洱茶主产区开展得风风火火,但对于茶叶经销商来说,却很少有人愿意谈及网销。据昆明一位多年从事茶叶生意的经销商介绍,因为网销的价格透明、利润低,很多传统茶商都不愿意加入。“哪怕是全国性的网销企业,每年的销售额达到数亿元,利润都不高。如果我们这些之前没做过电商的茶企要加入互联网销售,别说赚钱,想赚吆喝都很难。”尽管门槛不高,但是很多茶叶经销商对于做好电商的信心和动力并不足。

是否现在“进场”,不同的茶商会有不同的答案,但已达成共识的一点是,谁抢占了电商这块市场,就在年轻消费者的“争夺战”中占得了先机。中国茶业流通协会副会长刘仲华就曾在公开场合表示,现在很多茶企注重电商渠道的发展、年轻化产品的开发等,在年轻消费者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与口碑,这既让年轻人对茶叶的接受度大幅提高,也有利于传承中国上千年的茶道精神。

“现在很多年轻人把在星巴克喝咖啡当成了一种时尚,如果茶室转变风格,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品茶,喝茶同样也会成为年轻人的一种时尚。”勐海县县委书记洪国正说,如何让年轻人喜欢上普洱茶还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

记者  王学勇

景迈山:千年茶山迎客来

在云南省澜沧县惠民镇景迈山古茶园里,古树普洱茶是这里的主角。1800多年前,大叶种茶树已开始在景迈山中生长。

千年的茶文化,孕育出了景迈普洱茶,同时让景迈山享誉世界。人们因茶识山,久负盛名的景迈茶因此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茶文化旅游产业链,让景迈山“热”了起来。 


因茶识山

“认识景迈山是因为景迈茶,喝久了,慢慢就爱上了。也想来看看产景迈茶的山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江苏省的王女士跟随朋友来到景迈山,第一眼就被其秀丽的风光吸引住了。

景迈山茶叶种植面积达2.8万亩,产量很大,且茶质优异、香气独特,古树茶拥有区别于其他茶山的蜜香,韵味悠长,能够满足多数茶客的需求。再加上景迈山海拔1000~1700多米,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8~20℃,良好的生态环境为茶树提供了很好的生长条件。所以,景迈山成为众多茶商追捧的茶山,一些有实力的茶企也纷纷把景迈山列为重点收料基地。   

“以前是因茶识山,现在发现景迈山的风景也是醉人的。”第一次见到古茶树,王女士觉得很新鲜,对她来说,能一边感受优美的自然景观,一边体验采茶、制茶等茶文化,让她更加爱上了这座茶山。

近年来,像王女士一样来景迈山旅游的人络绎不绝。“景迈人家”是景迈山芒景景区中最火爆的一家餐馆和旅店,顾客日均达到百人,最多的时候一天有五六百人。“以前是茶客来收茶,没有什么旅游服务,现在不同了,看茶、喝茶、采茶、制茶,还可以吃用茶叶制作的茶宴。”从事茶生意10多年的岩赛乱说,他家就在景迈山景迈大寨,以前村民们的生活仅能维持温饱,普洱茶庄园和茶厂都很少,游客更是寥寥无几。   

随着景迈古树普洱茶知名度的提高,景迈山上的茶厂多了,以接待游客为主的茶庄也出现了,旅游业被带动起来。景迈山的魅力远远不止茶叶,每年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民俗活动“山龛茶祖节”也吸引了众多游客纷至沓来。“每年假期或是收茶季节,来旅游的人就更多了。他们不仅看茶,而且很喜欢景迈山的少数民族风情。只要是少数民族的节日,人就会多起来。”岩赛乱说。  

据统计,2015年,澜沧县接待海外旅游者9300多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51万余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1.83亿元。随着景迈茶知名度的提升,旅游收入在当地居民收入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茶旅融合

目前,景迈芒景景区以建设5A级景区为目标,着力打造“古茶圣山”品牌,努力将景区发展成以浓郁山寨风情茶庄园为载体,集绿色经济示范、普洱茶文化展示、民族文化传承、城镇统筹发展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

虽然有了发展思路,但实际上,景迈山旅游仍面临很多困境。“景区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承载能力、容纳能力有限。景区古茶树、古村落保护情况不容乐观。”惠民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景迈山旅游虽然热了起来,但旅游景点打造不足,山上酒店、客栈分散,暂时还满足不了大规模的旅游团队。景迈山旅游业发展还面临很多难题,比如开发建设资金筹措困难、管理机构综合协调难度大、景区内林下种茶与生态保护关系难处理等。   

景迈山是布朗族、傣族、哈尼族、佤族等民族聚居之地,至今仍保留着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也让当地面临矛盾。景迈村有8个村民小组800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世代以茶业为生,因为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带动,如今很多村民都盖起了新房、开起了山庄。各具特色的村寨房舍,散布在密林深处、古茶林边。如今景迈山进行旅游开发,正在进行申遗工作,需保持少数民族村寨的原有风貌,但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了一些困难。

“生活好了,很多人家都想建现代民居,但从整体规划上来说,这对景迈山村落的保护和申遗都造成一定困扰。”当地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今申遗区的村民们建房子都得按照民居风格来建,但有部分村民不理解。

为解决这些问题,惠民镇政府正在为之努力。据了解,当地将继续加快推进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道路工程,推进景区民房保护整治工作,合理利用民居保护优惠政策,集中对景区民房进行保护、整治、修缮,还将启动民族特色村寨建设等项目。同时加快景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巩固生态茶园建设成果,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景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加大对古茶林的保护力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更加重视品牌保护。

“我们还将通过网络、报刊、宣传册等方式大力宣传申遗,并用不同民族语言多渠道宣传申遗知识,让景迈山中的群众理解和接受。”惠民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记者  李美娇

茶艺浸润云茶香

一张茶几、一方茶席、一套茶器,优美而空灵的音乐声中,随着茶艺师优雅的兰花指提壶举杯在空中时缓时急地划过,顿时满座茶香……这是茶艺表演的一幕。

随着云南茶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茶艺师带着云茶走出云南、走出国门,成为茶文化的传播者、茶叶流通的“加速器”。


米兰世博会上的“中国元素”

2015年8月,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内,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学生、高级茶艺师那彬彬正在进行茶艺表演。天籁般的音乐、行云流水般的茶艺动作、沁人心脾的茶香,吸引了众多外国友人驻足观看。

那彬彬是米兰世博会中国茶文化十大传播大使中的一位。“茶成了米兰世博会上对外交流中重要的‘中国元素’,6天时间里,我们以中国的乌龙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和绿茶等6大类茶,轮流进行主题推广,在现场进行茶艺展示。”那彬彬介绍,她们的展示,让外国人感受到了中国茶道,把具有中国内涵的茶文化很好地传播出去。

“很多外国朋友对我们的表演大加赞赏,现场就提出要购买产品。因当时只是展示产品,不对外销售,外国友人还纷纷问我们哪里可以买到茶。”那彬彬说,茶艺,有茶也有技术,以优美的表现形式来宣传茶知识、茶文化,在米兰世博会这么重要的平台上宣传展示茶文化,对于帮助茶企同国际接轨,让茶产品走得更远,意义非凡。

在推动云茶走出去的过程中,茶艺师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好茶还需茶艺推

近年来,云南茶产业不断升级,带动了茶艺培训市场和茶艺人才市场的繁荣,活跃在茶馆、茶店、茶企和国际国内重要展会上的茶艺师,不仅促成了自我人生的改变,同时也促进了茶产品的流通。

“云南茶叶总产量排全国第二,但价格上却没有优势,知名茶品牌不多。”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党委书记陶玫表示,这跟茶文化、茶艺没有很好融入茶产业发展也有关系。


云南省茶艺师考评专家组组长、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副教授张亚萍表示,云南茶叶卖得很便宜。今年4月,她到普洱市参加“中国茶·普洱味”2016普洱茶文化活动,活动评审为金奖的一罐茶(10公斤)才卖了1000元。

记者了解到,云南茶叶很多是大叶种,条形粗壮,不像福建等地的小叶种茶,看着精细,但云茶茶效功能好。通过专业茶艺师泡茶,并从人文、环境等方面来宣传介绍茶叶功效、茶文化知识,对打开市场至关重要。

“像云南临沧市境内勐库冰岛村所产的冰岛茶,一公斤鲜叶能卖到五六千元,这跟茶文化宣传与品牌打造有关。”张亚萍表示,冰岛每年都举办茶文化节、开采节,吸引了大量经销商前往。

不少从业人员不懂行,不了解茶文化,不会鉴别优劣,不懂得冲泡技巧,也影响了服务质量。

在昆明雄达茶城经营茶店的黄女士告诉记者,以前想着卖茶不用学什么茶艺,可培训后取得高级茶艺师、评茶师证后,她的茶店经营不一样了:能用正确的冲泡技艺,展现给顾客茶品最好的一面;能专业讲解茶叶知识,开展茶艺讲座等活动;以前仅做批发,销量大但利润薄,现在懂茶识茶后,所经营的茶叶品质往高端走,顾客不断增多。

茶艺培训日渐升温

云茶需要文化提升,市场对茶艺师的需求也越来越“渴”。

“经常有朋友打电话来,请我帮忙推荐优秀的茶艺师。”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经济与茶文化研究中心的陈玫告诉记者,以西双版纳州为例,当地有大大小小上千家茶馆、茶楼、茶企,对茶艺师的需求很大。

“随着茶产业的发展,茶叶店走向连锁形式,企业更加注重本身的规范经营,因此他们更需要专业的茶艺人才。” 国家高级茶艺技师万燕表示。

云南在感受到“茶艺师之渴”的同时,也认识到了茶艺师培育的重要性,各类茶艺师培训在云岭大地悄然兴起。

“魅力营销·十佳茶艺师”大赛,从2005年至今已在昆明成功举办了四届。这项赛事旨在将茶文化与市场营销相结合,以茶文化的厚重底蕴为依托,着重突出云南茶业营销层面的专业技能展示。

不仅在昆明,在全省各产茶区域都开始重视茶文化传播和茶艺培训。记者在保山市昌宁县采访了解到,该县在全县中小学开展茶文化进校园活动,目前已在40所中小学搭建平台、2万余名师生中开展茶艺知识、茶文化培训。

昌宁县茶产办主任张德恩告诉记者,通过在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短期的茶艺师、评茶员培训,近3年来全县累计培训人员达上千人。

“通过茶艺培训,我们茶办结合发展茶产业,以茶为媒,推动茶叶基地建设,在生产中带动了新技术、新工艺,提升了茶叶品质。”张德恩说,近3年来昌宁县财政投入茶艺培训经费达100余万元。

多年从事茶艺培训的万燕,通过创立茶艺工作室、开办职业培训学校等开展茶艺培训、茶文化推广。“最多的年份,经我们培训成功获证的茶艺师达1000多人,其中有100多人获得高级茶艺师资质。”记者  鲁子花

部分省份探路茶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多个省份都非常重视茶叶产业,那么各地为发展茶业都进行了哪些探索呢?


浙江省:打造千亿元的茶业全产业链

浙江提出到2020年,茶产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打造世界绿茶生产、贸易、文化交流、教育科研、休闲养生中心。

浙江还将把茶业、丝绸等历史经典产业的传承、复兴与特色小镇创建结合起来,通过茶业强镇建设促进茶业发展。

浙江明确,围绕全程机械化目标,以茶叶机采机制为重点,研究推广先进适用茶机,通过“机器换人”降低成本。同时全面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和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让消费者喝上放心茶。


江西省:推出“三个统一”品牌管理模式

江西茶叶创造形成了“三个统一”即统一商标、统一生产质量标准、统一包装元素的品牌管理模式。

统一商标,即各品牌均出台或完善了商标使用管理办法,实行茶叶企业准入使用制度,实现了商标的统一和茶叶品牌的共享;在统一生产质量标准方面,各品牌均开展了生产质量标准和产品防伪体系建设,婺源绿茶、浮梁茶、宁红茶还研究建立了质量追溯、;在统一包装元素上,各品牌在包装上均开始采用统一、独有的元素特征,逐步形成共性认识。


贵州省:建设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

2015年,贵州省茶办为确保全省茶叶质量的安全可追溯,建立起了贵州省茶叶质量安全云服务平台和食品安全云平台。

据了解,茶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主要包括产品施肥、产品施药、环境监测、产品检测、产品销售、追溯查询等内容。企业要建立从鲜茶叶生产、采收到茶叶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及售后服务全过程各个环节的产品标识和追溯制度,建立从鲜茶叶生产到成品茶消费的信息网络和内部局域网络,能够让消费者了解茶叶种植、采摘、加工及运输的整个过程。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手机二维码实时观看茶叶的生长情况和加工生产的视频。


四川省:“天府龙芽”引领川茶品牌国际化发展

2016年5月5日在第五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暨天府龙芽茶文化节上,四川重点打造的首个省级公共大品牌“天府龙芽”惊艳亮相,四川从此有了像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那样在全国叫得响、具有符号与标志特征、见名知产地的茶叶大品牌。“天府龙芽”定位于中国唯一多茶类名优茶品牌,包括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青茶、黄茶等六大茶类。



来源:《致富天地》2016年第6期(部分图片源于网络) 

转自:云岭先锋微信号

备注:若涉及版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致茶友:

征 文

缘于茶,聚于此;有所感,分享茶。若您有与茶相关的原创美文,也愿意与大家分享,请投稿至邮箱736835580@qq.com,我们将通过“茗璋苑”微信公众平台“原创美文”栏目择优发布,让更多的茶友分享到您和茶的那些故事。若您愿意投稿分享,也就表示您同意“茗璋苑”拥有作品使用的权利。


新朋友,长按二维码

轻松关注【茗璋苑】 



温馨提示:“普洱茶文化•玉文化书画摄影大赛”活动征稿中,详情请点击左下“阅读原文”了解。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