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质茶叶交流组

节气 | 处暑喝茶,会上火还是能下火?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八月|处暑


处暑已到,雄踞了整个夏季的副热带高压却不愿轻易退到西太平洋上,还有一波热浪正在酝酿。


“秋老虎”肆虐,想喝点茶消消暑、降降火,拿起一款茶,却被告知“这是刚焙好的新茶,会上火,得退退火才能喝。”


听到这里,一头雾水。不是说喝茶下火吗?怎么茶里还有火?难道是以火攻火?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火从哪里来?

说这个问题之前,先来看一张图。▼

中国六大茶类,白绿黄青红黑,制作工艺各不相同。但有一道工序却是六大茶类共有,那就是干燥


干燥有什么魅力?让六大茶类都离不开它。

在茶叶的初制阶段,干燥通常是最后一道工序,其作用是:进一步形成茶叶的形态特色、香味,去掉多余的水分,便于存储。干燥可抑制酶性氧化,并起热化作用,消除枯涩味,使茶叶滋味醇厚。


简单粗暴地说,就是去除水分,增添风味。

茶叶干燥有烘干、炒干、晒干等方式。

如绿茶,因干燥方式的不同分为炒青绿茶烘青绿茶。在利用电力、使用机器制茶之前,除日光晒干,其他两种干燥方式都需要用到

炒干

焙笼烘干


机械在茶叶制作中普及以后,滚筒炒干机、烘干机取代了原来的炒锅、焙笼。


烘干机


但在乌龙茶,特别是武夷岩茶的制作中,依然用“”来指代干燥。初制阶段的干燥,无论用传统焙笼焙还是用烘干机焙干,都叫毛火,此后精制阶段中的烘干则叫复火炖火。同时,“火”也用来表示茶叶的烘焙程度,如轻火、中火、足火等。

初焙

复焙

六大茶类,干燥方式各有不同。

下面,我们通过一张表格来了解一下吧!

六大茶类的干燥方式

茶类

干燥方式

绿茶

炒干、烘干

红茶

烘干

黑茶

烘干、晒干

乌龙茶

烘干

白茶

烘干、晒干

黄茶

烘干



茶人口中的火,都是些什么火?



名称

说明

毛火

茶叶加工过程中第一次干燥,其目的是去掉部分水分。

复火

在茶叶精制阶段进行,其作用是熟化茶品,提高与稳定茶叶品质。

炖火

茶在足干的基础上,进行文火慢焙的过程。

退火

茶叶焙完火之后陈放一段时间,这个过程叫退火。

火功

焙火程度的高低,可分为欠火、轻火、中火、足火、高火、病火。



喝茶到底会不会上火?

茶有火气一说自古有之,清代文学家周亮工在《闽茶曲》中写道,“雨前明后但嫌新,火气未消莫接唇。藏得深红三倍价,家家买弄隔年陈。”周亮工说火气未消,指的是当年新茶。


上火为中医说法,中医认为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能减轻或消除热症的食物,属寒凉性;能减轻和消除寒症的食物属温热性。按照中医理论讲,刚加工的茶叶存有火气,这种火气需储存一段时间才会消失。因此,饮用过多新茶可能使人上火。

现代医学没有上火的说法,但同样不建议饮用新茶,新茶中的儿茶素、咖啡碱等物质活性较强,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少部分人可能会产生腹胀、腹痛等不适感。


上不上火也是因人而异,跟体质、生活习惯、饮食结构有关,跟心理暗示也不无联系。《茶源地理》团队的一位成员不敢喝岩茶,只要闻到岩茶的味道,都不用喝就“我感觉我的嘴唇开始冒泡了”;而在做《茶源地理 福鼎》期间,另一位成员每天喝被认为很能下火的福鼎白茶,却喝出脸上冒痘、咽喉肿痛等上火症状。


此外,不同的加工方法、不同季节的茶叶、不同的陈放时间,都会影响茶叶的性状。相对而言,茶性的寒温与发酵程度关系较大,发酵程度越低,寒性越大;发酵程度越高,温性越大。不发酵的绿茶性偏寒,完全发酵的红茶、黑茶性偏温,半发酵的乌龙茶则于绿茶和红茶之间。


可见喝茶 “会上火”、“能下火”都不是绝对,

不用眼睛喝茶、不用耳朵喝茶,适口者珍。



在所有茶里面,最重视火的,莫过于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传统制作工艺中有 “三道火”,毛火复火炖火


清两江总督梁章钜在《归田琐记》中感叹:“武夷焙法、实甲天下。



深度了解武夷岩茶,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茶源地理 武夷山》




/ 本文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

作者:林葭  / 编辑:茶道君






点击【阅读原文】深度探索武夷岩茶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