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质茶叶交流组

茶青茶旅丨武夷山寻茶记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古有“八雅”,琴棋书画诗酒茶花,如果非要在其中选出一个来钻研,我会说是“茶”,因它能与其他七雅共存,互补而不争,如茶室中挂一字画,茶席上添一花,旁置一琴,而心中自有诗词乾坤。怀着对茶的这种热爱,两个月前有幸得到武夷山之旅的机会,平时饱食终日、四体不勤以至于连茶树为何物都不知道的我,终于可以深入茶乡一探究竟了!

    同行的几位,却没有我这么无知,其中有我们大学教茶艺的酷男林宇南老师,有美女茶艺女神华姐姐,有跟老师学茶艺的红红师妹,还有许多饮茶数十载、资历颇深的茶友。我们一行人值此秋冬之际,只为一睹世界文化遗产武夷山茶文化的风采,匆匆的相聚,缘聚缘散,念于忘怀,自是因茶。



【茶会篇】

   

我们参加的“茶博会”全称为“第十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在福建南平武夷山市举行。武夷山市是一座可爱的旅游小城,居民少,只有20余万,而放眼望去建筑美轮美奂,第一天晚上,我就被它惊艳住了,如同漫步在欧洲小镇一般——楼层多为2层,普遍不超过5层,街道干净,气候宜人。为了迎接这次茶博会,武夷山市特意开辟新的公交线路,还为我们这些来宾安排食宿和车辆,可谓费尽心思、热情好客!

“茶博会”的展馆包括一个主展馆和一个副展馆,而外围活动则在一些酒店及茶厂举行。16日早上,我们一行人来到主展馆“太伟风景会展中心”;同一天下午,我们则去了副展馆“凯捷岩茶城”。这两个展馆有一个共同点,“惊艳”——琳琅满目的茶叶制品让人流连忘返,最后不得不感叹时光飞逝,而想逛的地方竟然还有这么多!另一个共同点是“精彩”,通常在“茶博会”上,每个展商的用地只有20平方米,我却不觉得狭窄,原来这里的平均展位面积高达34平方米,展商得以充分展示自己。

此外,主展馆的展位按地域划分,国内外大小省市一览无遗,如南平展区、台湾馆,大中小企业都有,主要面向采购商;副展馆按类型划分,如茶包装展区、紫砂展区,展商多为个人或小企业,主要面向大众。我尤其喜欢主展馆的台湾馆片区,利用“釉变”烧制而成的五款色泽各异的茶杯让我敬佩不已;而另一片区“TEA LAB”的产品为中日合作研发,让茶与日用品结合,将茶应用到我们的个人清洁和护理当中。

【茶叶篇】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于书中描述的茶叶制作流程,我一直很好奇,却苦于书中没有温度、没有香气。这次武夷山之旅,最盼望的就是能实地感受一番。指南手册上,一个茶厂的制茶活动是那么显眼,这不就是我期待已久的活动吗?隔天晚上我和师妹一同出发,穿过没有灯光的马路,几经波折,终于到达10公里外的香江茗苑。

似身处一个过于静谧的乡下,香江茗苑低调地藏身其中,师妹连连惊叹它是“绿洲”——苏州园林般的布局,茶山、茗香湖、问茶亭、品茗阁,名副其实,每一个曲径后都有曼妙的风景,湖心还有彩色的喷泉在吐露茗香。我们首先抵达茶叶的粗制车间,一群师傅正在比拼做青,他们从白天开始,已经忙了一整天。好奇的我们连连发问,不免打扰,我好担心就这么不欢而散,师妹却说我们从1号馆开始,游遍这里……

讲解员看起来很疲惫,已忙碌了一整天,然而她还是认真地娓娓道来——这是武夷山,那里是“三坑两涧”,这里是大红袍母树的地方……结合沙盘,对武夷山的茶区有了大致的认识后,我们又追溯茶的历史,从文献到实物展出,从陶器到模型,师妹在旁奋笔疾书,记录下千年的时光。一块块巨型玻璃围起来的连廊,又把我们带回现代,这是实现机械自动化的茶叶精制加工生产线,师傅们做好的毛茶就是在这里加工成型,成为产品,全程基本上无需人手,只需拉动电闸,机器在轰隆隆中苏醒,香溢四方。

接下来回到最开始初制茶青的地方,师傅们都已歇了,只有一位拿着竹匾娴熟地在摇青,却自谦地说只是来体验一下——我们又何尝不是来体验的——师妹便也拿起一个竹匾,装模作样地摇起来,却似乎并不成功。放下竹匾,踏进烘焙房,茶人之家,古朴自然,让人遥想山光水色。门外,茗香湖宛若天成,灯笼下的红光伴着回廊的木色,师妹连呼此处读书写字甚妙,我说不妙也罢,不如荒废学业,在此一心学茶……

大红袍母树就生长在武夷山上,远近闻名,我又怎么舍得不去呢?第二天下午,我们一同进山。欲观母树者,须途经慢游道,须心平气和地释放压力、做回自己,才能做好见母树的准备。可师妹偏偏不解其中味,忽然间我跟不上她的步伐,被眼前的茶叶和两边的岩石吸引了,这一株株低矮的茶树丛,都一样的绿油油,有着相似的叶片,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名字,让我很迷惑,但也没办法在短时间内一一辨别,我这么琢磨着,再抬头往前看,师妹早已不知去处。意料之外,大红袍母树长在半山腰的岩壁当中,如同离地漂浮起来一般,共有三颗六株,须仰视才能看到,我感到一种特别的距离感——如同一位隐居的长者,白发苍苍,它浑浊的言语我不易听见,却将智慧轻轻藏起。当我的视线离开母树时,师妹熟悉的声音又在耳畔出现。

【茶汤篇】

如果说世上有嗜茶如嗜酒者,师妹便是。许是受老师影响所致吧,哈哈。茶汤十分,一分给了自己,三分给了茶友,其余六分都化作了衷肠。从来没有在深夜喝过茶的我,也跟师妹师姐一起毫无顾忌地喝起茶来。大家的专业很接近,掏心掏肺地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我没想到茶汤的力量这么大,可以让不同的心走得那么近。

第三天晚上,老师通知我们去远华酒店参加斗茶比赛得奖茶品品鉴会。奇怪的是,当主持人说品鉴会结束时,会场上没有一桌有离去的意思,大家继续交流着。我和师妹一席品着“肉桂”“水仙”这两款茶,便向泡茶的前辈请教起来。我们问了许多问题,包含形态、颜色、香气、滋味、叶底各个方面,她耐心地回答,还经常摆弄茶叶为我们展示,好像是她的弟子一样,这样以学习的名义,我们又喝了不知多少杯茶。我个人钟爱“肉桂”的香和味,那么丰富、醇厚,似有巧克力般的浪漫,这是我第一次喝“肉桂”。


现在想来,无论是深夜的茶话,还是逾时的茶席,都不大有机会遇到了——即便遇到,也不会是同样的人,不会是一样的心境,这就是“一期一会”吧——既知重来不可能,唯有将这些美好的感觉铭记心间,在下一口品茗时,当作最后一次品茗那样用心体味……

【茶俗篇】

朱熹当年在武夷山讲学论道,留下了他与“孝母饼”的故事。在武夷山,与茶相关的食品并不少见,而“孝母饼”当属里面最出名的。然而,年轻人却要做出突破。16日下午,笔者在副展馆看到一场茶点比赛,三四人组成一个团队,大家相互较量,需要现场做出一席带有主题的茶点。看着他们的作品,精致的点心中融入了对茶的独特理解,我已深深佩服。

这里还经常举办“斗茶”活动。“斗茶”就是不同的茶人带来不同的茶,现场冲泡出不同的茶汤,以品饮的方式一决高下。当地政府每年都会举办斗茶活动,民间却似乎更加热衷。16日晚上去过的香江茗苑便有一个巨大的斗茶厅,,足有数层楼高,四周则围绕着一张张斗茶桌,据介绍,这里会经常举办斗茶活动。

【茶器篇】


“茶博会”的展馆里,看到不少陶艺师傅站在自己的茶具作品面前,人们可以直接和他们对话来进行挑选。这种直接有效的方式,在笔者看来可以避免中介的卷入,保障买卖双方的利益,值得鼓励。来自台湾的不少师傅,虽古稀之年,仍神采奕奕地侃侃而谈,深入浅出,让人敬佩。仅仅对温度的把控不同,一种釉色经釉变竟可以产生数种纯净的色彩,无怪乎西方人将“瓷器”作为“中国”的代称。

【茶艺篇】

在武夷山,有一种其他地方光顾不到的店——茶服店——卖茶服就如同卖普通的时装一样普遍。而在“茶博会”上,也有不少人穿起了茶服。这些茶服,以女性作为主要的消费人群,陪着师妹逛过好几家茶服店,她们最喜欢的,应该是主展馆里的茶服吧——清雅自然而不带老气,应有许多茶爱好者尤其是女士的青睐。

可惜,这次行程没有看到系统的茶艺展示。如许多茶前辈所言,现今对茶艺并不注重,失落的茶艺,应该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吧。诚然,我在这几天听到许多前辈的指点,学到许多,但我还是盼望能多体会“大道无形,大音希声”的境界,少一些言语,多一些感悟——可以言传的是知识,但不可言传的部分却可能比知识本身更重要。这也是我学习茶艺的初心,也可能是许多茶友学茶艺的初心。我还是愿意相信,所谓名茶好茶,从没有一包茶叶是完全相同的,只有茶艺的精神永远如一,可以在茶人品味不同的茶时获得同样的精神体验,因为真正需要体验的,就是自己的初心……

更多精彩

欢迎关注潮州茶、潮州文化旅游微信公众号。品茶论道,健康积极,惬意生活,每天与您一起分享。

茶友的朋友圈请加QQ:1324953198

想进入最有爱的茶友圈?请添加乐茗主人微信:czgfc008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