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质茶叶交流组

写信。寄信。等信。收信。读信。回信。存信。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南 北 | SHARE FOR FUN



最近由知名演员朗读经典书信的节目《见字如面》刷爆了朋友圈,一来实力派戏骨给后备鲜肉鲜花儿们示范了演技,二来让观众感受了在那个文艺恢宏的时代下,一纸书信所能传递的来自远方的情意。毕竟,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还在用古老的方式提笔写信了。

《海角七号》从被遗忘的书信中,了解了一段尘封已久却深藏一生的爱情;《不二情书》歌颂着通过书信,跨越喧嚣的城市找到soul mate的缘分;《情书》里一封写给已故未婚夫的情书,牵引出两个同名同姓的同学记忆中的纯爱。只要提到“信”,似乎就一定夹杂着“期盼”、“意外”、“回味”等等复杂的情绪,那薄薄几张纸,总是能在心湖中激荡起层层涟漪。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木心


从前读到这诗,总是会欣羡那时人们的耐心,任凭日子就在极低的效率中一天天过去,心却沿着车马的轮印不偏不倚。但是后来开始质疑这种少女心的想法了,偏了倚了的不也大有人在,有耐心也是因为没有比书信更高效的沟通方式可以选择。可见,真想一生爱着一个人,慢吞吞的信件不见得算是功臣。

民国时期有了电报,远在美国读书的林徽因就“群发”了一封电报给五个人,表达自己在国外孤身一人,希望对方给自己写写信,算是“一种安慰,一种温暖”。要不是徐志摩去电报局回信时被告知自己已经是今天第五个给林姑娘发电的人,这一著名的指责林姑娘“绿茶”的段子怕也不会为外人所知。效率高了,有更多的选择,似乎耐心就不那么重要了。




到我们的少年时代,大家不再发电报了,“交笔友”在学生中风靡一时。随便从哪儿获得一个学校的地址,加上自己的年级班级,一封稚嫩的自我介绍就敢发出去,然后守着收发室期盼回音。或者也能写信给杂志专栏,或者从读物里一见钟情,总之不论是和父母朋友争执,还是考试比赛理想,都能在素未蒙面的朋友笔下找到宽慰和支持。

有时我们也给身边的人写信。比如初恋的情书,转学后的闺蜜,不愿当面沟通的父母。记得与一位挚友通信三年,每次起笔都是“见字如面”,挚友回复“见字并不如面,因为你比字美”,我便能捂着额头上的青春痘对这明目张胆的挖苦乐出了声。一次舍友转学,在离别的路上给寝室写了一封长信,交代每个人要各自保重,信纸上蕴开了一朵一朵的墨渍花,每一朵都源自她彼时落下的泪珠。




后来,每个人都有了手机,言语都浓缩在70字以内的短信里了。最怕看到“信箱已满”,那心情跟16G水果手机不敢下太多APP一毛一样。也正因为空间有限,留下的那些短信便都是舍不得删的珍品,丢了手机的时候,最心疼的也就是那一字一句。别看信件易损,真有心放个几十年也不难,可是虽说短信也能备份,现如今没几人能翻看到5年前的短信了吧。

还好,朋友们出门旅行,总会抽空寄出一张明信片。背面是当地的风土人情,正面是旅人在他乡的自由的思绪,角落里盖着铭记这一刻的日期和当地独特的邮戳。后来一些人不喜欢旁人看到两个人的秘密,于是另一些人发明了“刮刮卡”的涂层,明信片就成了“暗信片”,也是风趣。不过我倒是依然乐于分享寥寥数语的牵挂,免得邮差大哥一路无趣。



那年,前台mm从一沓银行账单和明信片中翻出一封寄给我的信,用看古董的眼神看着我,而我也一脸错愕的看着信。那是来自异地的恋人“云中谁寄锦书来”的温馨。有些话可以用微信、微博、电话、视频说,有些话,还是写封信更能表达深意。只是慢慢的,不,是很快很快,书信可能也会像“诗人”一样,为浮世所淡忘。

记得老家还有些童年收到的信件,我想抽空搬来,妥善安存。


 猜 你 喜 欢  

点击标题查看你感兴趣的精彩内容吧!


也许追寻内心是一件很难的事,但先看完这篇不难吧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