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质茶叶交流组

桂林这些县城的来历,你知道吗?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桂林“资源”县名的来历


     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由州同程庆龄主修的《西延轶志》介绍,原来资源的名字叫西延,也就是全县(现今全州县)往西延伸的一部分,管辖的地方也仅是现今的中峰乡、资源镇、梅溪乡、瓜里乡。

  但是,资源的历史却非常悠久,专家认为,晓锦遗址可以与河姆渡遗址一样,成为一个原始文化时空框架的坐标性文化遗址。

  晓锦遗址坐落在距资源县城13公里的晓锦村后龙山上。它的发现起源于当地群众蒋家祥提供的线索,1997年冬引起广西区文物工作队的重视,确认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在国家文物管理部门的重视下,广西区文物工作队先后三次发掘晓锦遗址,发现了大量的石器、陶片、炭化稻米和果核等,并发现墓 葬和建筑遗迹。经有关专家对原始文化层与出土文物进行分析,晓锦古人类遗址至少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应是新石器时代晚期,后期可能至商周时期,出土的古文物在3000至6000年以前。晓锦文化遗址由于文化遗物丰富,有自己的特色,可以确认为桂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新型原始文化,这为建立广西原始文化的时空框架找到了一个新的坐标。

  从现在可以找到的记录来看,晓锦文化遗址之后,资源的历史肯定有过断裂,直到唐会昌年间(公元841-846)湖南、江西、四川等地的难民为了躲避兵匪的侵扰,大量迁徒来到西延,这里的人丁才开始兴旺起来。至宋端拱年间(公元1324—1327)正式纳入全县的版图,元泰定年间(公元)全县在这里设置了西延驿司,管辖现今资源的地盘。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于现今资源县城所在地大埠头设西延巡检司,建抚驿司衙署。

  资源正式从全州分离出来是民国24年(公元1935年),划兴安县越城区的浔源、车田两乡以及全县的西延区建立资源县,县治大埠头。听老人们说,当时为了取个好点的县名,政府向社会贤达发起了征集县名的活动,收到的名字有上百个,但都没有被采用。后来,当时在县府效力的一名秘书在翻阅地图时, 发现从西延流向洞庭湖的这条河叫资江,而西延却正是资江的发源之地,于是就向县府建议说,把新成立的县称为资源县吧,县府竟同意了,并报到了桂林公署,于是,在中国的行政区划里便有了一个叫做资源县的称谓。

  解放后的1952年,新生的人民政府撤消了资源县的建制,1954年又重新恢复资源县建制至今。

“兴安”县名的由来


    地处湘桂走廊的兴安,自古便是南北交通的要道。这里开发较早,在新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有文物留存至今。

兴安古属百越。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凿成灵渠后的第三年,即平定岭南,统一六国,实行郡县制。在今兴安县城以后的界首镇城东村湘江西岸设立了零陵县,由长沙郡管辖。当时,兴安境内东北部的湘江流域全属零陵县治。而西南的漓江流域则属桂林郡。公元前206年,刘邦建立汉朝。南海郡的龙川令赵佗 却趁楚汉相争无法顾及岭南而夺下桂林与象郡,建立了南越国。赵佗势力延伸至越城岭地区,今兴安的西南部成为南越国的北方前线。赵佗不仅加固了位于溶江的古 秦城,还在今兴安县城附近修建了越城。这就是后来古籍中提到的越城峤。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平定了岭南,次年南越灭亡。汉武帝将原来的南越国分为九郡,统归交趾刺使部。又在今临桂(包括桂林市)、阳朔、永福、灵川和兴安西南部等地设立始安县,属零陵郡,归荆州刺使部管辖。三国时期,始安县升格为郡,但仍归荆州刺使部。西晋,始安划归广州郡管辖,而兴安境内的湘江 流域一带仍属零陵郡。

  晋永嘉元年(370年),荆州郡将今属全州、灌阳等地分出来,成立湘州,始安郡亦随之划归湘州。

  南北朝的梁武帝天监六年(507年),广州郡被分割,在桂林设置了桂州,始安郡划归桂州管辖。至陈朝,原来属零陵郡的今兴安湘江流域一带,被并入了始安县,兴安县的范围基本确定,并完全脱离了零陵郡,其地北至界首镇与全州相邻,南至高尚、溶江与灵川为邻,西至越城岭深处,包括大、小溶江流域的金 石、华江,与龙胜、灵川、资源为界,东至都庞岭深山,与全州、灌阳为邻。

  隋朝统一中国后,始安县仍归始安郡管,兴安整个县境都归入了今日之广西。

  隋亡,唐帝国撤郡建州,增加了州县,使行政区划范围缩小,以便管理。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渊派大将李靖击溃后梁皇帝肖铣,收降岭南五十余城,在始安县内划出了今日的兴安地区,设置了新的临源县(因兴安县是湘江、漓江的发源地),隶属桂州,县城设在城台岭上(今兴安中学、兴安二中校 址)。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桂州将领朱济时与广州番禺的冯崇道叛唐,朱攻下了周围10余座州县城池,而临源县内官民坚守,朱久攻不下。后朱济时被容管经略使王平定,唐代宗为表彰全县官民忠义,将县名改为“全义县”。所以,柳宗元歌颂吏治改革的名文《全义县复北门记》,已没有临源之名。

  唐末,湖南马殷趁之机,攻占桂州、贺州、柳州等多个州县,908年自称楚帝。此时后晋皇帝重贵虽已无法管理马殷占领的全义县,但他在开运三年(946年)仍然将全义县升为溥州,把县名改为德昌。直到后汉高祖刘知远乾佑元年(948年),马殷失败,德昌才归后汉管辖。

  至宋,宋太祖赵匡胤乾德三年(963年)撤消溥州,重将德昌恢复原名全义县,重归桂州管辖。976年,赵匡胤死,其弟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因为全义的“义”字犯了他的名讳,第二年(太平兴国二年,977年)他便下诏将全义县改为“兴安县”,取意为兴旺安宁平安,仍归桂州辖治。兴安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而建在城台岭上的县城,后来因人口增加,狭窄的城台岭不适宜形势发展的需要,于明朝中叶,迁至西边一里之外的岳王台和凤凰台上,一直保持到今天。这就是兴安县城的“三台”。

“平乐”县名的来历


    平乐,三国建县,唐时始为昭州,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据史料记载,平乐最早的古县城,位于桂江的源头荔江、漓江的交汇处糖榨村,建于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历经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朝至唐武德八年(625年),共计300多年历史。得三江汇流之利,承桂江丰盈之水,平乐极尽了桂北南部之繁华。在舟辑交通的年代,平乐县城商贾如云,经济勃兴,城市地位也一次次升格。至唐朝武德八年县城迁往今县城之地,行政级别也由过去的“县”先后升格为 “州”、“郡”,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平乐仍然是“专署”所在地。

  据平乐县志记载:平乐县古名“平乐溪”,后历经了乐州、昭州,最后又改为平乐。那么,“平乐”县名如何形成呢?追溯平乐历史沿革,秦属桂林郡,东汉元年(公元前111年),苍梧郡置荔浦、富川两县,平乐县在这两县内。吴国孙皓甘露元年(265年)由富川县分置平乐县(据清嘉庆《大清一统志》),以平乐溪为名,南北朝时属始安郡(今湖南零陵一带)……

  在《元和志》、《三国疆域志》、《宇记》及中国地名大词典(广西平乐条)中都记载,平乐县古名“平乐溪”。

  不仅如此,从县治到府治,从县名“平乐”到府名“昭州”,二者均由江名或者江中深潭而起。

  又据《元和志》载:“乐水,源出富川上乡,越恭城县至郡城下,汇于漓水。”二水会处蓄而为潭,渊深莫测,谓之昭潭,亦名回龙潭。乐水即现在的茶江。

  至于为何“平乐”一词,众说纷纭。一说漓水与乐水相汇,故称“平乐”。茶江与漓江汇合处的“昭潭”即如今印山亭周围的深潭。“昭潭”深而“平坦”取“平”及“乐”字,将汇合之河称为平乐溪。相关人士曾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查阅到一则资料:“漓江之水入是地而平,汇乐水……”,“平乐”极有可能因此而来。

  另一说法是:平乐之名出自汉初思想家、政治家南越王赵佗之手。汉初,南越王赵佗曾二度出使南越,说服尉佗接受汉朝赐予的南越王印,称臣奉汉,去帝制,归附汉朝。南越王赵佗沿着湘江进入灵渠,下漓水至桂江。桂江之滨的平乐县城,地处漓江、茶江、荔江三江汇合之处,为旧时中原进入岭南的主要水上咽喉 要隘,并处于中原文化与南越军事、文化交汇与交锋的敏感地带。肩负“说服南越归汉”重任的南越王赵佗深感身上责任重大,非常祈望大汉与南越人民能“和平安 乐”,自己也能顺利说服南越,不负王命,遂把县城取名为“平乐”。

  不管如何,对于“平乐”一词,穷其词义,无非“平和快乐”或“和平安乐”。追求“和平安乐”、“平和快乐”既是统治者的治国需要,也是各民族和谐相处的需求。这便是“平乐”之县名自东汉之后直到如今,长久不变的缘故。

  “平乐”因水而名,“平乐”因水而起。自唐以来,平乐成为桂北地区最大的水上运输港口。“东之商民连舻而至”是当时的水上运输的真实写照。

“永福”县名的来历


    原永福县设治,始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而原百寿县建治,则始于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永福地方,古代为百越之地;秦始皇辟岭南设三郡,永福地方属桂林郡(治所在今桂平市西南的布山镇);汉初,属荆州零陵郡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始安县,即今之桂林市,自此, 永福便一直是桂林的属地了。

  永福这一名称,来源于中国本土的道教,本意是“长流水边的优良居所”。“永”字是会意字,在“水”字上方加一点,意思是指“长长的、无穷无尽的水源”,且由此引申出“永久”、“永远”等等。“福”字的构造是一口田,在古代社会,人们最大的愿望和最美好的理想,就是一个人能够有一块能长出食物的土 地,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下去。“福”字的偏旁从“示”,本意是祭祀祈祷:在一个由三只脚支撑着的平台上,摆放着祭品,人们在向天地神灵祈祷,希冀能够实现 这一美好的理想,能够得到“福”。可见,永福这个名称,与古代中国人为了生存,为了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有着直接的关系。而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道教典籍 中。道教中把储藏水和粮食等生存之物的地方叫“永福宫”或“永福坊”。

  永福在历史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地名,就是河流。秦汉以前,永福的这条河流叫“康谷水”。到了南北朝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以这条河流发源于东北艮方而流向西南,遂命名为“氵艮水”。宋代,这条河流名“白石江”。明代以后,这条河流始称为“洛清江”。《太平寰宇记》载:南北朝时期,有道士在氵艮水西岸山之阳(南面山坡)建了一座草庵,道士认为,这里是一处最理想的生存之地,故将草庵命名为“永福庵”。山以庵名,便叫“永福山”。山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河流入大江,这条小河叫“飞龙溪”。后来,小河口处有了人家居住,形成了村落。《旧唐书》载: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公元591年),析始安县西南百里设乡于 飞龙口,乡以山名,叫“永福乡”。唐武德四年,析始安西南百里之永福乡置县,县以乡名,叫“永福县”。这即是永福县名称的来历。

  永福县最早的治所,在今广福乡的龙溪村。唐武则天长寿年间,降旨开凿相思埭运河和兰麻驿道,使永福成为桂柳之间的一处交通要道。今天的永福县城,唐代叫“九达驿”,即从桂林到此九十里的一座驿站。南汉刘时,将县治迁到九达驿,即旧时的桃城乡政府所在地。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知县康孝良将治所迁建于凤巢山下今所。永福县名则一直沿用至今,已1389年矣。

  永福县的北四乡镇,即原来的百寿县,设治时间比永福还早340年。晋武帝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在此地方设“常安县”,属荆州所辖,县治在今永安乡喇嗒圩南面的马鞍村。梁武帝大同八年(公元542年)改置“梁化郡”,郡治在今永安乡太和村的狮山南面。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置为“纯化县”,属始安郡所辖。唐武德四年,将治所迁至今百寿镇的旧县村。唐永贞初年(公元805年),为避唐宪宗李纯的名讳,将县名改为“慕化县”。唐乾宁二年(公元895年),分慕化县置“古县”。宋嘉六年(公元1061年)慕化县并入古县。宋绍定己丑年(公元1229年),知县史渭在此创造了举世闻名的“百寿图”,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古县更名为“古田县”。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知县陈达将治所迁至东江西岸小盔山北麓,广西巡抚朱英拨帑银修建城池。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升古田县为“直隶永宁州”,辖永福、义宁两县。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撤州置县,民国二年更名为“古化县”,民国二十年更名为“百寿县”。1952年8月5日,广西省政府下文将百寿县与永福县合并。

  如今,永福县是国家首批授予的“中国长寿之乡”之一,又是世界养生大会组织在中国授予的唯一一个“养生产业示范基地”县。永福县已经成为中外闻名的“福寿之乡”。

“恭城”县名的由来


      据历史记载,公元618年恭城置县的时候不叫“恭城”,而叫“茶城”,所以恭城的母亲河不叫“恭江”,而叫“茶江”。

  恭城可以说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崇山峻岭之中各种动植物种类繁多,尤其是山岭中生长着许多野山茶树。就是有着众多的野生茶树,才有了今天的恭城油茶。恭城油茶起源于何时,史书上没有明确记载,但恭城人喝油茶的历史十分悠久,历代县志均有描述,其中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重刊的《恭城县志》就有“打油茶”的详细描述,现在恭城民间家家户户天天打油茶,并流行“恭城油茶喷喷香,又有茶叶又有姜;天天喝它三大碗,身子骨头硬邦邦”、“油茶泡粥,吃了舒服”等顺口溜,县以“茶”而名倒不足为怪。

  关于县名“茶城”改“恭城”,恭城民间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我且叫它“减税说”。“减税说”认为,恭城盛产茶叶,并且在古时候就非常有名了,以致于皇帝都要喝“恭城油茶”,每年都要恭城人以茶代税向朝廷进贡,而且连年加重,百姓被压得喘不过气来。与包拯齐名、出生于恭城的侍御史周渭看到父老乡亲因繁重的茶税而聊生,将“茶”字稍作变化,“茶城”便成了“恭城”。这样一来,既然不是茶城,朝廷也就不认为恭城是茶叶出产地了,从而免去了恭城的茶税。

  周渭奏请朝廷减免恭城百姓的赋税史书有记载,但若说是周渭将“茶城”改为“恭城”,却值得商榷。据光绪十五年重刊的《恭城县志》所载:“隋末梁肖铣起兵巴陵,据粤境,始分平乐地置县,曰茶城。唐武德四年肖铣置平乐州治,改茶城为恭城。”也就是说恭城县名为“茶城”应在隋末,而周渭为北宋官员,在时间上就早了几百年。另外,“恭城油茶”是刀耕火种的恭城古瑶人的食疗“秘方”,其主要制作原料———恭城野生茶树之叶硬而有腊质,不太可能制作成朝廷官 员喜好的诸如“铁观音”、“龙井”、“碧螺春”之类的茶叶,恭城以茶代税向朝廷进贡的说法本身就有问题。因此民间流传县名改名“减税说”,很可能是出于恭城人怀念周渭这个古代最大的官员恩惠桑梓的原因。

  那到底为什么恭城的县名要由“茶城”改为“恭城”呢?近年来,一些学者通过查阅史料,得出了一种新说法,即“避讳说”。古人对名讳看得很重,往往回避君主和尊长的名字而改写为其他字。汉高祖名邦,汉代人便以“国”代替“邦”,古代叫邦家,汉代就叫国家;东汉光武帝名秀,避讳“秀”字,于是把秀才改为茂才。“避讳说”就是讲恭城地原来应叫“恭”,但出了个了不起的人也名“恭”,为了避这个人的名讳,就把“恭”地改“茶”地,置县后自然就叫“茶城”了。这个人是谁呢?他叫萧恭,六朝梁太祖的孙子。据《梁书》记载,萧恭曾任湘州刺史,而恭城时属湘州,也就是说恭城是萧恭的管辖之地,为避其讳,将“恭” 地改“茶”地也就自然而然了。那为什么后来又改为“恭城”?其实萧恭虽贵为皇族,但搞经济很有一套,所管的子民对他都很是爱戴,《梁书》中就写道:“(萧)恭至州,治果有声绩,百姓陈奏,乞于城南立碑颂德”,想是萧恭死后,梁也灭了,也就没有什么名讳可避了,恭城人为了纪念萧恭,又把“茶城”改 成了“恭城”。

“龙胜”县名的来历


相传龙胜是一块风水宝地。很古老的时候,龙胜有一条山脉像是一条龙,有一条山脉像凤,这两条山脉采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年长月久,逐步演化成具 有生命力的“龙”和“凤”。它们为了能在这里盘踞下来,进行了一轮轮的搏斗,最后“龙”胜了。所以就把这里称作“龙胜”。关于龙胜的传闻,以这种民间版的 居多。究竟这县名是否像传说的那样,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当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后,事情并非像传说的那样。

  据县志记载,早在南北朝时期,龙胜境内就有先民栖息。秦始皇统一岭南后,属桂林郡辖地。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为始安县地。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置灵川县,属桂州。五代十国,今龙胜先属楚,后属南汉。后晋天福八年(1743年)分灵川县地置义宁县,龙胜为义宁县地,属桂州。 宋、元、明几朝,义宁县之名不改,龙胜仍是义宁县地。宋朝,义宁县属静江。元朝,义宁县属静江路。明朝,义宁县属桂林府。乾隆六年(1741年)将桑江司管辖的义宁县西北部置“龙胜苗岭分府”(亦称“龙胜厅”),直属桂林府,设“理苗通判”统理全府庶政,府治在“桑江适中龙胜之地”。并将“桑江司”移驻龙胜,改称“龙胜司”,派理苗通判、义宁协副释、左营都司,以及龙胜司巡检等进驻广南,广南司巡检则驻瓢里,“龙胜”之名始载入史册。

  龙胜县城古时又称桑江。新建桑江工程石碑中记载:桑江,万山环峙,五水分流,向隶义宁,为桂林西北藩蔽。河名以两岸桑树成林而得名。坐落于桑江与和平交汇处。其间数寨并立,错落有致。其中一寨面对青龙山(又名迎春山、峦山)而立,素名“龙胜寨”。清朝龙胜域爆发,乾隆皇帝指令置龙胜理苗通判,其官兵驻扎龙胜寨,,其后置龙胜巡检司。乾隆六年(1741年)以寨名、司名置龙胜厅,龙胜县名以龙胜寨而得名。

  民国元年(1912年)改厅设县,县下设东、南、西、北、中五团。民国五年(1916年)改设七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区设乡。全县共设16乡,159个村。

  1949年11月21日,龙胜全境解放。11月25日成立龙胜县军工作委员会。12月6日成立龙胜县人民政府,隶属桂林地区专员公署。1951年8月,成立龙胜各族联合人民委员会。1953年12月17日,改为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1968年3月24日至29日,成立龙胜各族自治县革命委员会,取代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1979年12月13日,撤消龙胜各族自治县革命委员会,恢复龙胜各族自治县人民政府。1998年11月8日,原桂林地区行政公署与桂林市合并成立新的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隶属桂林市。

“临桂”县名的来历


    临桂县是广西历史最悠久的县之一。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冬,汉武帝平定南越,在原桂林郡北部设始安县(意思是该地从此开始过上安定的生活),属零陵郡,为今临桂县行政建制之始。

  三国时始安县隶属荆州始安郡,晋代始安县隶属广州始安郡,南北朝的宋、齐时始安县隶属湘州始安郡。梁天监六年(507年)置桂州,从此始安县隶属桂州;梁于大同六年(540年)将州治所从贵县移至今桂林市,始安县成为桂州的近郊县和治所所在县。

  唐朝建立后,岭南生产得到发展,人口增加。武德四年(621年),折始安县置临源(今兴安县)、纯化(今永福县)、福禄(今桂林市东部)县。贞观八年(634年)福禄县又并入始安县。

  唐至德二年,因始安县附廊桂州而改名为临桂县,这是临桂得名之始。临桂县名的由来还有说是,唐朝凡州、郡、县治所设在地的县,一般都用州属名或接近县治所的地名中一字,以“临”字开头命县名。如临贺县(当时的贺州,后贺县)、临山县(当时的昆州,治所近崖山,今宜州)等。始安近桂州因而得名临桂。其实这两种解释是互为印证临桂县名的由来,并不矛盾,时间上是先桂州后临桂。

  有争议的是临桂县名之始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如上所述。另一种说法是临桂县名之始应是唐贞观八年(634年),原因是:贞观八年福禄县并入始安县时辖地扩大了,于是把旧时名更为临桂。

  说唐至德二年(757年)更名始安为临桂之说,理由有:史书记“永淳元年(682年)置桂定于始安县城”。682年比634年晚48年,如果是634年改名为临桂,那么682年就不会称为始安县了。又记“长安三年(703年)始安人欧阳倩等反,聚众数万,攻陷州县。被桂州都督裴怀古招抚”比634年晚69年,同样是称始安县。唐代诗人宋之问(656-712),河南灵宝人,上元二年(675年)中进士,官至考功员外郎。后因陷罪贬越州长史,景云二年(711年)流配钦州,途经始安时,写了《始安秋日》诗: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说明起码在711年之前,始安县还没有更名。

  唐代诗人张籍(767-830),吴郡人(今江苏省苏州),进士及第,官至国事博士,长庆元年(821年)其友严漠任桂管观察使准备赴任,张籍赋诗送别,诗为《送人之临桂》———“旆过湘潭,幽奇得遍探。莎城百粤北,荇路九疑南。有地多生桂,无时不养蚕。听歌难辨曲,风俗自相谙。”说明至少821年始安已更名为临桂县了。后来唐、宋代咏临桂诗者,常在题中冠以临桂县名。如陶弼(宋代,永州人,今湖南零陵县),任过阳朔县令,与临桂县令戴若纳私交甚好,有诗《送临桂令戴若纳出广》。宋代张孝祥、杨万里诗人有诗《赠临桂石判官安民》、《送简寿王主簿之官临桂》等。凡唐至德二年(757年)之后的 史书和诗文中大都按临桂县名记述和吟赋,鲜见始安县名。而之前则常见始安县名,不见临桂之名,印证了临桂县名为唐至德二年(757年)始用,而不是唐贞观八年(634年)。

“阳朔”县名的来历


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区南面,现为桂林市辖县。秦朝,阳朔辖地属桂林郡。西汉,阳朔先后为南越国地、始安县地;东汉,阳朔属始安侯国地。三国吴甘露元年(265年),始安县置尚安县,县治在今阳朔县兴坪镇狮子村,此即为阳朔地置县之始,隶属始安郡。晋时改为熙平县,治址不变。隋开皇十年(590年),由熙平县改为阳朔县,治址有二说:一说是在今阳朔镇;另一说是始建于今兴坪镇北胡家园一带,北宋初年方迁至今阳朔镇。唐武德四年(621年)分阳朔县增置归义县(治址在今白沙镇旧县村西北侧),唐贞观元年(627年)复并入阳朔县,至今未变。五代十国,阳朔县为楚、南汉治地,属桂州所辖。 宋绍兴三年(1133年),改桂州为静江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静江府为静江路;阳朔属静江府所辖。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静江路为静江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改静江府为桂林府,阳朔县均归其所辖。清朝,阳朔县仍属广西桂林府。

,阳朔县分别隶属于:民国二年(1913年)7月废桂林府设漓江道,阳朔属漓江道;民国三年(1914年)6月属桂林道;民国十六年(1927年)道废,直属广西省政府;民国十九年(1930年)冬属桂林民团区;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3月属桂林行政监督区;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4月属广西第一行政监督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3月直属广西省政府;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属广西第八行政监督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属广西第十四行政监督区。

,阳朔县属桂林专区(1971年易名为桂林地区)管辖。1981年7月1日,。

  阳朔县之所以名“阳朔”,笔者认为权威的说法是:阳朔辖区横跨桂林市属兴安、灌阳、灵川、恭城诸县的海洋山脉末端,海洋山又称阳朔山,古代取县、州、府名多依据所在地的大山大水名称及某些寓意来确定,故取名“阳朔”,此说在明朝以前志书有记载“因阳朔山得名”。该县2003年版《阳朔县志》亦称“以县北有阳朔山得名”。另一传说为:阳朔镇城北路旁有一山名羊角山,当初县治从兴坪镇迁到阳朔镇时,县官正苦于尚未确定新县名,忽听得一牧童在羊角山腰用本地话(西南官话)高歌一曲:羊角尖,羊角尖,羊角尖上九重天。县官误听为:阳朔迁,阳朔迁,阳朔迁上九重天(羊角与阳朔在本地话中谐音)。迁县治如此大吉,故取名“阳朔”。从清康熙十二年版《阳朔县志》开始至1988年版《阳朔县志》均坚持这一传说,“因取县后羊角山谐音得名”。


留言功能在右下!新鲜观点,等你来评!


来源:网络

名堂多编辑(版权归作者)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