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质茶叶交流组

经典不会咬你,冒犯一下也无妨丨魏小河讲座签售报名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曾听一位朋友笑称“现在写书的比看书的多”。

光是我国,每年出版的新书大约就有12万册。放眼全球,这个数目大概至少上百万吧。

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曾说:“现在每年出的新书有一半不用读。”


与其把时间浪费在挑选这个动作上,不如去读一读那些早已被认定为经典的作品。

但如果我们对经典太过敬畏,反而不容易触及经典的本质。所以,小河怀揣着“冒犯之心”,与大家一起揭开经典的面纱。读不懂没关系、读出不一样的理解没关系。


经典不会咬你,冒犯它一下,没关系的。



《冒犯经典》| 魏小河 | 三联生活书店出版 


微信公众号刚刚兴起那一两年,一个偶然的机缘关注了魏小河的公号,那是一个分享个人阅读的“园地”,记录的全是主人真实的阅读过程和朴素的感想。或许是对别人的阅读和写作方法有求知欲,那个公号成了那时候经常去瞅瞅的地方。记得当时还总是在公修课上去看,还曾经把它当做“私人密藏”跟一个经常读书的朋友互换个人关注。那时候关于读书的公号除了“十点读书”“绿茶书情”之类,就是各大媒体的书评专刊,再或者就去搜各大文艺社科类出版社的官微,但好像也就魏小河的“不止读书”貌似更亲切一点,可以一半当书评看,一半当日记看。

 

不知不觉几年过去,关注的微信号只增不减,看得却越来越少。直到今年听说魏小河又出新书的消息,才发现,临近这一年,新媒体疯狂融资,微信势头放缓,知识付费大兴,陈忠实、杨绛离世,主旋律占领“全民阅读”,而魏小河还在像以前一样,坚持独立阅读与写作。


这本新书,是一本关于经典的青年阅读笔记,探讨年轻人如何阅读名著。12月16日(周六)14:00,魏小河来到自在优选书店-自在讲堂,这一次我们探讨经典,听他讲述自己如何怀揣“冒犯之心”邂逅经典。他一直守护着独立书评的自留地,经营着自己阅读的品味与读者的骄傲,如今再次带来走心之作,我们理应为他——这名合格的读者和写作者感动。


REC

作者简介:

魏小河,生于江西,现居深圳。喜爱阅读,业余写作。一条未知终点的河。著有《独立日:用一间书房抵抗全世界》《读在大好时光》《冒犯经典》。

经营不止读书微信公众号四年,坚持原创,致力推广青年阅读,受到五十万年轻读者追捧,每年千万阅读量,被认为是微信“最懂年轻人的书评人”。其文字真诚坦率,三肥七瘦恰到好处,读来让人过瘾。本书是魏小河第三本书评,希望和年轻读者一起,重新阅读经典。



活动详情

用 自 己 的 态 度 阅 读 经 典

——《冒犯经典》新书分享会

 

嘉宾:魏小河

时间:2017年12月16日

周六  14:00

地点:自在优选书店

(苏州大道西158号苏州凤凰广场2F)

 

参与方式:预约参与,限额报名

-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报名 -




温馨提示:

1.报名成功后,您的手机会出现一张二维码,它是活动入场的重要凭据,请您务必截图留存好;

2.活动当天13:20开放入场,报名成功的读者座位保留至13:50,之后开放补位。





魏小河随笔



了不起的盖茨比哪里了不起?


文 | 魏小河

 

从广州回来的火车上,读完了《了不起的盖茨比》。像许多声誉正隆的作品一样,我知道这本书并不是因为我读了它,而是因为我总是听到它。它出现在课本里,出现在其他人的谈话中,出现在电影院……它一出场总是星光熠熠,让人不想靠近。但是,读完之后,你会发现,噢,原来它确实了不起。


我后来知道,名声并不重要,不论是好的名声,还是坏的名声,一本书,或者一部电影,抑或是一个人,总要靠自己去看,去接触,去发现,才能下定论(或者永远不能)。众声喧哗的时代,提升自己的品位,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尤为重要。


回到《了不起的盖茨比》,这是一本篇幅不长的小说,菲茨杰拉德在1925年写完这本书时,“一战”已经结束,“二战”还未发生,全美国都处于一种喧闹的繁荣之中,后来我们都知道有一个词叫“美国梦”。用自己的奋斗去获得金钱和成功,并且这一切都是可能的,这就是美国梦。


《了不起的盖茨比》用小说的方式存档了那个时代。在这本书里,作者创造了一个普通的美国中西部年轻人和他的梦,以及梦的破碎。


这个年轻人叫盖茨比,他爱上了一个上流社会的姑娘黛西,社会阶层的差距,让他们无法在一起。于是他努力奋斗,终于成了富豪,荣归故里,渴望找回黛西和他的爱情。可惜这时黛西已经嫁人,嫁了一个属于她的阶层的人物,盖茨比试图夺回她,但是没有成功,女孩并不仅仅是他梦里的那个女孩,现实比他想象的还要严酷。


一个讽刺性的事件让盖茨比死于非命,他被误杀了,一切都结束了,女孩继续过着她的生活,而这一切,都如同一个梦,一个反射着五彩光晕的泡沫,现在,它碎了。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个爱情故事,结束之后,才发现,它讲的和爱情无关,而是一种人生根本性的难题,亦即,人生的徒劳感。


从现实主义的层面上来看,《了不起的盖茨比》通过生动并且精练的描写,构筑了一个水晶球,水晶球里上演着一出悲剧,这悲剧是个人性质的,同时也包含着时代的内涵,这或许是评论家看重这本书的原因,因为它精致,形式上完美,并且可以代表一个时代,而文学史,总是需要一个个可以代表时代的人物,菲茨杰拉德因此被选中了。


但是,普通读者所以深爱这本书,与文学史无关。他们不在乎一本书的标本意义,不在乎那些精练的场景捕捉到的那个时代的特征:夸大、无聊和乏味。


《了不起的盖茨比》


一本书在多年之后仍然拥有广泛的读者,光靠评论家是不行的,历史地位是一回事,被人阅读是另一回事。在我看来,《了不起的盖茨比》所以了不起,是因为它道出了许多人的焦虑—它让人看到出人头地是可能的,也让人看到出人头地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那道绿光不仅仅是爱情,而且是一种依靠和慰劳,得到它,就好像是有一个人拍拍你的肩对你说:“你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盖茨比以为得到黛西便可以找到这份价值,但是不能,故事的结尾是盖茨比被误杀,如果故事不这么写,盖茨比真的找回了黛西,结局又会怎样呢?他的那道绿光,未必就能把握在手中,它还是会在彼岸。


我们许多人,都走在这场旅途中。所以这个故事才如此吸引人,在一个爱情故事的外壳之下,是我们所有人不知所措的内心。


菲茨杰拉德自己的人生,与这个故事有着奇妙的联系,毫无疑问,他也像盖茨比一样,追寻着自己的梦,但最后,他也没能保存住它。菲茨杰拉德出生于1896年,家庭不算巨富,也不很穷,他热爱幻想,自尊心强,渴望长大后成为足球明星,或者大作家。1913年,他进入普林斯顿大学,但是成绩并不怎么好,最后未能完成学业,在战争打响后,应征入伍,和盖茨比一样,他在这时爱上了富家女珊尔达。他的第一部小说出版并不顺利,以至于他们的婚约未能如期履行。


1919年,菲茨杰拉德终于出版了第一本书《人间天堂》,这是一本青春主题的小说,以他自己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经历为蓝本。这本书卖得很好,两年间再版十二次。菲茨杰拉德因此顺利娶到了珊尔达。关于菲茨杰拉德和珊尔达的故事,深受文艺青年的喜爱,因为这是一对互相毁灭型的恋人。


菲茨杰拉德为了应付高昂的生活开销,不停地写稿,写他自己都看不上的短篇小说,去好莱坞做编剧。而珊尔达在1930年精神崩溃,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此后并未好转。菲茨杰拉德得到了他想要的,名声、读者和他爱的女人,但是,他并不幸福。如果盖茨比得到了黛西,他会幸福吗?我们无法知道这个答案,因为在菲茨杰拉德笔下,盖茨比已经死去了,带着他的梦,一起死去了。


本文摘自魏小河新书《冒犯经典》



更多资讯


凤凰苏州书城

周一至周四10:00-21:30

周五至周日10:00-22:00

地址: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大道西158号

(地铁一号线星海广场站)

天猫店:凤凰图书音像专营店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