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质茶叶交流组

斜滩人杰地灵,风景独特的山村——外洋村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斜滩人杰地灵,风景独特的山村

——外洋村

  外洋村,位于斜滩镇西南部,东邻奖禄村徐家池自然村,西与青垅后林自然村交界,北连凤阳乡北山村,南接楼下村渡船头自然村。村民委员会驻外洋主村,距镇所在地10公里,距县城42公里。该村土地面积3千多亩,海拔460米左右,共143户,人口635人,现有少数名族390人。现辖自然村有外洋、莲花垱、上粗坑、下粗坑、泗坑。


  外洋村原名“义阳”。早年,迁居本村的最早姓氏游姓始祖与后成为本村最大姓氏的叶姓始祖,两族结义,至此该村取名为“义阳”,寓意两代后人能够青春、健康、活力、无私、包容,两族族人能够世代交好,这份友谊能像阳光持久永恒。后因本地口音习惯改称为“外洋”。


  外洋村,世居民族以汉族为主,畲族次之。主要有游、叶、雷、钟、涂、兰等姓氏。其中,游姓始祖由柘荣县黄柏乡迁居至此,自今已有三百年历史;叶姓始祖则是由寿宁县新溪仔迁居而来,至今两百年;雷姓始祖由福安县版中乡后门坪村迁居至此,现今两百年。涂姓始祖由广东省下浦村迁居至泗坑村,到目前将近三百年历史;莲花垱村兰姓始祖是由福安县穆阳乡溪鹤村迁居至莲花垱,至今一百五十年。


  旧时外洋村财主户居多,读书文化人也多。清嘉庆六年(1801),外洋人叶其奉曾考中过进士,现尚存御赐“文魁”匾额一副。该村畲汉民族和谐相处,民风淳朴,村名安居乐业,匪患斗殴诉讼罕见。


  外洋主村现仍保留有清代古民居,名人故居等古建筑20余座,多为开廊式,二层,宅院四周建有围墙。外洋林湘宫,初建于清朝,重修于1948年和1978年,面积300平方米,可容纳观众千余人今废作他用。1978年,主村建有一条十米长的外洋石拱桥。


  畲族习俗,境内畲族,在风俗习惯上与汉族有许多共同之处,建房、葬墓均、崇尚看风水,上梁、安葬都倡“喝龙”。


  婚嫁习俗,通婚多局限在本民族内,鲜有女子出嫁汉族。男婚女嫁,双方互送鸡酒菜担,若出嫁汉族,不用此俗。迎娶日,媒人须将出男方分发女方弟妹的红包,不然,以松明火逼照至交出方休,称“找蜍东包”。过门媳妇要给公公奉双鞋,给婆婆送件衣,敬太公一只猪蹄。


  生育习俗,婚后女子将分娩娘家亲属要送“催生饭”。其余习俗与汉族相似。


  丧失习俗,长辈之故时,儿女们在尸前轮唱“守孝歌”或“哭妈歌”。子孙皆着白衣帽,无五服之制,余同汉族。


  岁时习俗,除夕之夜,家家灶火里煨着干柴头,焖到初一。谓之“隔年火种”。每年农历正月初五清晨,家家清集旬初未扫垃圾,于卯时敲鼓钹集队送往当年利方,以示送去不详之物,祈得一年平安无事;中午,户均一人相聚会餐吃“新年饭”。正月初八,俗称“上十日”,是祭祀图腾的日子,当天,同祖同姓的男女老少,聚本姓祠堂,瞻仰祖图,和唱“祭祀歌”,到祭房吃“太公饭”。


  今日新貌,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改革开饭以来外洋村,旧貌换新貌,有新建小学楼、新建设水泥硬化公路。主要传统产业有水稻、茶叶、畜牧业、毛竹等。


  该村现有耕地面积736亩,其中水田532亩,农地204亩,林地面积1200亩,茶园面积340亩。村主要经济收入为茶叶。年产干茶40万吨,产值达160万元。毛竹、山苍籽油收入亦相当客观。村企业有茶叶初制厂1座,砖瓦厂1座。1983年全村已普及生活用电,主村外洋建成自来水装置解决了群众用水难问题。


  新兴产业,发展前景有乌龙茶、铁观音、新品种粮食、各种猪、羊、鸡畜牧业,各类蔬菜瓜果。




喜欢就点个大拇指吧!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