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质茶叶交流组

《猎场》|| 理想的朝圣者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据何东老师说,史铁生先生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来,都是回忆和辨认,不是来学习的。

我深以为然。所以,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观后感,这里的每一个字,都只和“我”有关。

 


如果把《猎场》看做一本求职指南,它显然不够称职,毕竟“猎场”只是个布景,它甚至不肯老老实实地讲一个职场商战的故事,它揣着满腔的热血,用一双冷眼审视众生,它要讲这个浩大的时代,讲理想与现实,讲坚持与沉沦,讲偏执与宽恕,讲人性的选择与挣扎。作为“国内首部聚焦猎头行业的电视剧”,它确实是任性到了某种新的高度。

它蜻蜓点水地调侃了“绝对的高科技”和“绝对的孝子贤孙”共同撑起的保健品行业,过于娱乐化的影视剧和综艺节目,荒唐刻板的应试语文教育,包办式母爱下畸形的亲子关系,专业抗癌的江湖大师,顺带提了点帝都的空气和当年撤宣武崇文的旧事……

无数纷乱而典型的碎片拼凑出一个时代的轮廓

——这个故事发生在当下

或许竟是某时某刻任意一个“当下”,天地风云变幻几千年,哪里还有新鲜事。

 

人有理想有错吗?

当下有理想的人是命苦的

 

我以为这句话不妨换种说法:

做个好人有错吗?

当下的好人是命苦的

而这种“苦”,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被误解的孤独。

 


“无以复加的贤”,“不可企及的愚”,如今再加一个“心怀鬼胎的恶”,它们时常会用同一副面孔,同一套喉舌,人们警惕是应该的。

干坏事的总能给自己找个为国为民的好名头,“追逐梦想,改变命运”,盗取信息叫“现代观念,资源共享”,色诱都能有“不能惩罚年轻的上进心,有志者事竟成”这样的说辞,最神奇的是不少人好像被说服了;而做好事的却往往要找个现实的,功利的,最好是有些猥琐的理由,说罢大家相视一笑,交换个“都懂”的眼神,事情才算解释过去


也许是因为我们生性宽容豁达,对于不触及自身利益的恶,总能站在上帝视角,海纳百川,从容善待;也许是因为我们生来就有谦虚的传统,有洞察宇宙真理的眼睛,“理想”“良知”这类词汇,似乎仅被允许出现在端着朗诵腔的演讲中,若有人真情实感地将它们说出口,那便是“真装”;若有人真信了,那便是“真蠢”。

更何况,这些贵重的字眼早被某些不怀好意的江湖骗子弄得声名狼藉,所以哪怕不曾践踏法律,不曾妨害社会公德,不曾影响他人,高尚的字眼,依然是说不得的,高尚的想法,要最龌龊的顾虑一并埋在内心深处,否则就有了自矜的嫌疑,就有了被一切人怀疑与嘲笑的凭据。

但凡有人违背传统,哪怕是主角,难免要听些闲话,郑秋冬便是一例。

 

“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张口闭口谈良知,谈灵魂,谈人品,这简直滑稽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

“别装了,把自己说成了天使,无私无畏,帮人解难,有意思吗?”

“你得不到了,就让我也得不到,我能洞悉你阴暗的心理,妒贤嫉能,损人不利己。”

——来自特别有哲学气质的业内标杆反派大佬·袁


“秋冬,你这是想当圣人啊。”

——来自沉迷老婆孩子热炕头但依然能顶一片天的首席挚友·林


“你什么时候能想做一个普通人呢?”

——来自强行开挂的文艺青年女友甲·罗


“他最喜欢高层了,各种各样的高层。别看开着小小的职介所,他梦想的还是国际大猎头公司的客户合伙人。在银行当着客户经理,梦想的还是给顶级大佬做理财顾问,他是个精英癖吧,你说是不是?”

——来自看清现实认真分手结果大家都不信的鲜活热辣女友乙·熊


“我发现你真是热心肠哎,自己家公司的事不考虑,专为没关系的人找活干。”

——来自不知道怎么就好上了的头发比较长的女友丙·贾

 

早在郑秋冬还是个兜售理想与情怀的成功学大师时,他曾被追问,一个搞成功学的,为什么把自己搞得如此不堪。(搞成功学的不成功,这不是事件的正常发展么?)他紧盯着钱,喉结微动,半晌才勉力挪开眼睛,嘴里说的却是:“萨总,您要是非得羞辱我一番,才肯给钱,那这钱我宁可不要了。”

“我演讲里说的很多事儿,都是编的,抄的,但是向上的精神力量,那都是真实的,每一个字,都是发自内心的,不矫情,更关键的是,我和他们的内心,是相通的。”郑秋冬的表情认真到略略扭曲,一句话说得咬牙切齿,一字一顿。

“精神力量?”萨总带着些轻蔑的好奇,将这四个字放在嘴里嚼了一通,欣然评价说,“好词。”

但也仅仅只是修辞意义上的“好词”而已,萨总是不信这个的。

 

郑秋冬那会儿毕竟还太年轻,还企图向世人表白心迹。后来,他终于不说了,就像我们终于不再急于表达自我,不再热衷于掏心掏肺地发布原创微博。如果不小心说漏嘴,或者被逼无奈不得不说些什么的时候,我们也学会用更“通俗”的语言解释自己的行为。

 

放弃盗取地中海银行数据的郑秋冬,跑上天台向林拜致电道歉,他双目赤红,几近失态,颠来倒去只说自己相信善恶有报,自己良知尚存,但他最终解释拒绝盗取信息的理由却不是这些,他说“我不想再进去了”“我胆儿小”“我想给自己攒点人品”。


我不得不怀疑,入狱的经历莫非只是为了给郑秋冬一个可以说出口的,能够大众理解的,主动选择不作恶的理由如果真是这样,是否默认人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拒绝做损人利己的事情?

那这个世界未免也太令人唏嘘。

关于上面那个猜测,我没一点根据,但我疑心得紧。

 

尽管理由毫不矫情,姿态近乎哀求,我们的主角还是没能躲开嘲讽。

林拜:他放弃了

袁昆:为什么

林拜:良知

袁昆:SB 可笑

林拜:一起尊重他的决定吧

 

地中海银行事件成了郑秋冬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闪光点,他得到了地中海银行总部的杰出证书,得到了林拜的欣赏,在猎曲闽京的过程中,这件事竟成了一张起死回生的底牌。

曲闽京在听完罗伊人的简述后,问了句,“罗小姐说的是郑秋冬,还是竹林圣贤?”

与之遥相呼应的是听完林拜的介绍后,索尔的态度,“拒绝做坏事,这很正常,你认为这是了不起的事?”

 

拒绝做坏事,是了不起的事?

我不知道。

 

要说《猎场》走的是无主角光环的现实主义路线,我是不信的,毕竟照着一般现实的路数看,郑秋冬多半做不成“理想的朝圣者”,顶多是个“理想的殉道者”。

我们不妨做一个无趣却可能真实发生的假设,假设郑秋冬在拒绝盗取数据以后,林拜就此与他断绝往来,而后职介所经营平平,只够勉力支撑,更没有什么机缘巧合贵人相助,地中海银行成了他职业生涯的最高峰,那笔灰色收益成了他人生中最好挣,却被轻易放弃的最后一笔巨款。

当然,剧情早就暗示郑秋冬如果选择配合袁昆,完成数据转移”的工作,他很可能会死得更难看。

可惜清清白白的郑秋冬,是永远不会知道这些的。

在不违本心却狼狈窘迫的生活底下,他会后悔当时的选择吗?

 

们所说的“平庸的大多数”,未必全部生来平庸。我至今相信,人有向善的本能,不愿随波逐流是真的,努力上进也是真的,但摔倒的时候,受万众讥讽的时候,夜深人静回念当初的时候,是真的很疼。

“所有吃饭喝水的人,都是妥协的接受者,从贩夫走卒到富商大儒,人在现实里,都是肉皮囊,菜市场里走一走,公交车上挤一挤,再自律清高的人,也会有何必如此的逆反心理。”

哲学大佬如是说。

 

是啦,何必如此,我们无法苛责选择现实的人们,但有一种东西,叫做“本能”。

未必求神拜佛,却敬畏天道有常,于尘埃灰烬中,仍能相信未来,相信努力是有用的,真诚不是愚蠢的,向世界表达善意是觉得理所应当,而非指望立功受赏,选择有时候真的只是出于本能,孩子般的本能——哪怕明知自己未必不会后悔。

 

郑秋冬有一句特别悲壮的台词:

“现在做坏事受益,做好事受损,但如果我不考虑结果,我就敢做好事不做坏事。”

也许这就是他的答案。

 

燕雀若心存鸿鹄之志,是大幸运大悲哀。

好在郑秋冬拿的是“鸿鹄”的剧本。

 

 

误解既有反向的,自然也有正向的。

反向的误解,大约是诋毁中伤,固然令人委屈气恼,但它往往使人更加坚强勇毅,更能奋力撕去妖魔化的标签;而正向的误解大约是过分的赞誉和泛滥的同情,它来自旁人,也来自内心,它来得甜软,最容易将人领进自我感动或自我牺牲的陷阱里,这何尝不是一种异化,它要使人的一切言行举止都沦为表演——甚至包括生存与死亡——以吻合某种看似美好的标签,当事人未必浑然不觉,但这牢笼委实不易挣脱。

 

郑秋冬太急于做个好人,难免多少也没入了这个陷阱。第一次是在他入狱后对罗伊人故作决绝,刘量体称之为“大爱”,确实是大爱,但刘量体又补了一刀,“明明爱一个女人,却要亲手把她毁掉,还振振有词,你是想帮她开始新的人生,可谁知道她出门会不会上吊……”

那次郑秋冬没让刘量体说完。

第二次是在陈香案的收费上,郑秋冬误认为林拜有欺诈的嫌疑,个中道理其实并不复杂,郑秋冬何以糊涂得一反常态,或许只是在“利益”面前,他有些过于敏感罢了。

第三次是郑秋冬不管不顾地陈香尘封许久的秘密一把撕开,于陈香而言未必不是救赎,但陈香死了,所以郑秋冬的手上,便有了鲜血。

当郑秋冬双目失神,颤抖着嘴唇问罗伊人“我做错了什么”的时候,这层标签应该是有些松动了。

 

同样背负着标签的,是罗伊人。

熊青春也好,贾衣玫也罢,无论她们如何选择,如何行事,在塑造时,笔调都像带着些许宽容与理解,可罗伊人不一样,创作者对罗伊人这个角色的态度明显要复杂许多。她既要跟个多啦A梦似的随时掏出神奇的道具(比如一笔巨款,比如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关系网)来发展剧情,又要作为一个善良纯粹却性格软弱的白月光与男主一起探讨人生的意义与人性的复杂,同时,还要背负大众对“文艺女青年”这一标签的群嘲。

 

认真说,“文艺女青年”,或者“文艺青年”,在大多数语境下,原本就不是什么好话:死矫情,能作,绿茶,没多少文化,又特别爱装。

 

这里有官方吐槽为证。

“像罗伊人、初燕子这样的女老板,她们是有共性的。”

“……什么共性?”

“矫情。”

 

作为一个教科书式的标准文艺女青年,她可以随手就挂五门课,却必须熟读村上春树,尤其是,《挪威的森林》;必须走森系怀旧风,听抒情音乐,最好是老歌,比如《一场恋爱》,听着听着,还得像个沙眼患者一样迎风流泪。

当人被贴上标签时,解释与交流便都失去了意义,罗伊人自称“文艺女”,太像一个来自创作者的,无奈的自嘲

 

罗伊人是个普通姑娘,她未必能够理解郑秋冬,但她愿意在所有人都劝郑秋冬放弃猎头任务的时候,努力试着说服曲闽京,再给郑秋冬一个机会——哪怕她对结果并不看好。

所以最后,他们在一起了。

 

郑秋冬在与罗伊人复合以后不止一次地说:我们都是被挑剩下的。

隐隐有点像朱生豪先生那句“我们都是世上多余的人”。

我不确定这是初恋的力量,还是“为着孤独的缘故”。

 

 

从很多层面看,《猎场》并不讨人喜欢,但它有笨拙的真诚和勇于突破的勇气——分明有讨人喜欢的能力,却主动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在郑秋冬面试地中海银行时,有一段关于“长辈与年轻人”的论述,他引述1911年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封信,“年轻人”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这话由郑秋冬说并没什么特别,因为他还是个“年轻人”,但这段独白显然是出自于编剧之口,然后他又借曲闽京案表达了这样的观点:后生确实可畏有一些退步是不能够接受的

 

发自内心地肯定,而非鼓励,眼前的比自己小上许多的人,对任何一个年龄段的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愿意凭实力,而非资历,与后辈堂堂正正较量一番,这大概就是前辈的胸襟与骄傲。

愿时间能使我们变成更好的人。

 

感谢姜老师和小胡老师,让我们认识了一个可爱的郑秋冬。

祝福每一个孩子般勇敢纯粹,不被消磨的灵魂。

 

 

最后夹个私货,词是早些时候写给小胡老师的,现在觉得送给郑秋冬或许更妥当一些,小胡老师扛了太多人的梦想,这里就让他休息一下吧。

感谢诸位能看到这里,有冒犯的地方,还请见谅。

 

另外,本文的题目,可能是个拙劣的双关。

 


过路人

 

原曲:谢安琪《钟无艳》

作曲:Christopher Chak

 

梦做一半踉跄着撞见旧日时光

回神时你在眼前在耳畔在心上

匆匆擦肩之后忍不住回头张望

确认自己仍有热爱美好的力量

 

年龄愈长愈容易沉迷励志剧场

热血仅够加热泪水来充斥眼眶

感谢你所有的天真勇敢 哪怕只是伪装

证明世界还未死于高尚

 

星与尘相隔太远 不足以被照亮

可总会有人擅长批量贩售空头希望

审视前路发现依然沉默昏暗漫长

遥望之时多谢你曾借我一点光

 

无意翻到十年前 想起纷乱过往

下个瞬间恍惚像重获年少时的狂妄

青春没落许久 难得还如此荒唐

一厢情愿认为 那些姿态似与你相仿

 

————

 

感谢你这一路来谦逊并且善良

感谢你在坎坷面前没那么坚强

感谢你眼中也有过卑微和彷徨

某刻闪躲神情竟恰好与我一样

 

或许生性怯懦并非无法原谅

或许在合适时机一切都可以赞扬

挑选良辰吉日播种理想 默默蛰伏酝酿

然后等到连自己都遗忘

 

星与尘相隔太远 不足以被照亮

可总会有人擅长批量贩售空头希望

审视前路发现依然沉默昏暗漫长

遥望之时多谢你曾借我一点光

 

无意翻到十年前 想起纷乱过往

下个瞬间恍惚像重获年少时的狂妄

青春没落许久 难得还如此荒唐

一厢情愿认为 那些姿态与你相仿

 

我在人山人海中 再次将你回放

不肯想到你眼里天地是另一番景象

舞台聚光灯下 你说你也平凡寻常

特写画面定格 多像你我正对望

 

当岁月洪流席卷 我有螳臂可挡

天真勇敢以后粉身碎骨再尴尬收场

伤痕早已冷却 偶尔会微微发烫

比如此时眼神 汇聚成单方面的对望

 

向最陌生胸膛 寄存过期的愿望

它们在最初时光 看起来曾与你那么像

 

—完—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