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质茶叶交流组

龙虎山下塘尾村 三百年薪火相传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大亚湾最早通有线电话的村、大亚湾区最早通自来水的村、大亚湾最早实行村民自治的村庄,人均年分红至少8000元……位于大亚湾西区的塘尾村,让它远近闻名令人称羡的,或许不只是这些。来到这个风景如画、具有350多年厚重历史的古村落,人们更想探个究竟的,或许是———当年他们的祖先山长水远迁徙至此时,是否携带着什么生存秘籍,才能在此开枝散叶并蔚成大族?今天,记者就带你去揭开谜底。



村里目前存留的最有历史的建筑———四角楼。


“塘尾村历史最为厚重,有300多年历史,你一定要过来看看”。听到这样的邀请,南都记者迫不及待地预订了上周五的火车票。遗憾的是,那天恰逢台风“海马”撒野,火车停运。周一,当记者赶到大亚湾西区塘尾村时,“海马”的肆虐,如梦幻泡影般,不着痕迹。蓝天白云,映照着村庄里的片片翠绿,村道如洗过般整洁。走进塘尾村,恍如进入城市的公园。


这不是一种错觉。目之所及,就是一个镌刻着“鲤麻岭公园”四个字的大石头。这个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公园,是由塘尾村先后筹资数百万元修建而成。据该村文体协管员李月凤提供的资料显示,仅这个公园就栽种了几千株绿化树。而整个塘尾村,辖区总面积约5平方公里,绿化覆盖率高达65%。



朱熹后人

世居大亚湾蔚成大族


与公园连成一片的,是塘尾村人最为骄傲和自豪的塘尾朱氏宗祠和塘尾村文化广场。走进这个文化广场,映入眼帘的,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子那尊岸然、儒雅、飘逸的塑像。不远处的祠堂正门,挂着“纪念先祖朱熹公诞辰886周年”的红色横幅。



 朱子— ——塘尾人先祖,也是他们的精神领袖。


原来,塘尾村人的骄傲是,他们都是朱子朱熹的后人,“13个村民小组里有12个小组的村民都姓朱”。据该村族谱介绍:文公朱熹逝世后,其后裔陆续向外迁徙。其中一支从福建迁至江西吉水县,珍公的父亲宝瑛公就世居于此。后珍公南下,从吉水迁至广东长乐(今梅州市五华县)龙岗开基。珍公第十二孙永佶公于清康熙年间,陆续南下,先至惠东县梁化莲塘,后迁徙官溪,最后来到惠阳淡水塘尾开基创业。


该村族谱还介绍,“开基祖永佶公当年是由泰山陪护,携妻辗转数地,终卜塘尾开业”。


一个“卜”字,似乎暗藏玄机。古人讲究风水,择吉地而居。塘尾村祠堂正对面的不远处,就有两座林相秀丽的延绵小山,右边那座叫虎山,左边那座则叫龙山。这或许应了风水里说的左青龙右白虎,龙腾虎跃之意吧。


这座古村落果然是块宝地。荜路蓝缕,历经350余年的繁衍生息,蔚成大族。至今,塘尾村已达十五世之多。目前,全村常住人口共445户,1695人。如果算上遍布海内外的子孙,塘尾村朱氏后人有七八千人之多。


在中国儒家伦理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像塘尾村这样大姓家族,自然也会建立自己的“祠堂”祭祀祖先。说到“祠堂”一词,还和朱熹有关。


“祠堂”这个名称最早出现于汉代。当时修建祠堂有等级之限,民间不得立祠。到明代嘉靖“许民间皆联宗立庙”。后来倒是做过皇帝或封侯过的姓氏才可称“家庙”,其余称宗祠。传到了南宋,朱熹写《家礼》立祠堂之制,从此称家庙为祠堂。


塘尾村朱氏宗祠,和全国许多朱氏家族一样,在“祠堂”门楣上,,。据村内族老介绍,原来的朱氏宗祠,建于清康熙年间,坐西北向东南,进深四栋,前置禾坪和半月形风水塘。其具有明显的客家围屋特点,硬山顶、阴阳瓦、龙船脊、砖木结构。惜乎沧海桑田,虽数度修葺,其状仍破损不堪。


今非昔比

宗祠正气十足不忘来路


眼前这排气势恢宏的朱氏宗祠,已非昔比。它是塘尾村人于2012年整修扩建的。该宗祠采用了传统客家的“堂横式围屋”建筑形制,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共1498平方米。


朱氏宗祠以主轴线上的永佶堂为中心,两侧各建有厢房,合计共四大建筑。



祠堂内景。


宗祠主体永佶堂是一个慎终追远、寻根溯祖之地。它以堂匾、祠联、楹联等形式,记载了塘尾朱氏的家世渊源、姓氏郡望、祖先业绩和绵绵福祉。客家人崇拜龙凤龟虎,宗祠门口放置着四座龙龟石雕。它们寄托着朱氏族人祈求风调雨顺、四季丰收的美好愿望。因“龙龟”与“荣归”谐音,龙龟还有“衣锦还乡,荣归故里”之意。


东厢房有文德庭和龙福厅两座建筑,皆为传统四合院建筑布局,象征四水归一。


龙福厅是朱氏宗族公议和处理日常事务的地方,也是族老们接待客人之地。所以,这个厅堂的门墙、廊檐、屏风上的图案,多以丹凤朝阳、松鹤延年、喜上眉梢等花鸟瑞兽或弘扬诗书礼仪为题材,既充分展示了雕刻、书法、彩绘等中国古典艺术之精华,又能生发出一派富贵祥和之意。


文德庭是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走进这里,一眼看到的,就是天井院里摆放着的一本翻开的“书”。右边书页上,镌刻着朱熹的《观书有感》,左边书页则是《春日》。行人经此,不禁驻足,高声朗读这些中国人启蒙阶段就学习过的千古名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对着天井的正面墙上,左右两边各书写着大大的“诚信”、“正气”二字,让人不由得肃然而立。文德庭四周,同样挂满了各种盛唐名诗选品、治家格言。对联匾额甚至延请中国书协理事以上著名专家书写,极具观赏价值。


从文德庭出来,文体协管员凤姐(李月凤)特意带着南都记者绕着文德庭外墙而走。原来,它的三面廊墙上,都刻有朱文公家训、戒条,其内容多以忠孝节义、遵规守则、勤俭持家、和睦族邻为主,训导后人谨遵儒家正统观念,尊重家庭伦理道德。


当参观完整座朱氏宗祠后,南都记者发现,凤姐带南都记者参观时,最先进入的,不是永佶堂,而是东厢房的文德庭。“每次客人来,我们都是这样带的”,凤姐如是说。确实,文德庭其实是一个极佳的文化传承之地。


其实,不只文德庭,连西厢房那个用于祭祖会餐炊事盥洗之处的“鲤跃龙门”,文化气息同样浓重。它的外围墙壁上,整面都是华丽精美的“鲤跃龙门”的浮雕,意在激励子孙上进,以彰崇文重教的客家精神。


朱氏宗祠并没像一些传统祠堂那样,设有“养老房”承担举办丧事之功用。或因此缘故,这座宗祠没有丝毫的阴森气息,反而让南都记者处处感受到一股朗朗乾坤的天地正气。


从祠堂出来,半月形的风水塘清风徐来。在秋日正午的阳光照耀下,风水塘里的锦鲤似有若无,金光闪烁。环游四周,只见这个面积不小的“塘尾文化广场”上,摆放着中国传统的12生肖雕像。而“二十四孝”的故事,也以碑林的形式,展示在此。


公园、祠堂、广场,这三位一体的文化设施,不能把它们归于塘尾村村民祭祖休闲之场地这么简单。细思量,它们可以说是塘尾朱氏后人认真营造的朱子思想文化殿堂,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又一教化地。


齐诵家训

朱子文化血脉代代相传


塘尾村这座宠大的祠堂建筑群,继承和发扬了原有的建筑风格,古色古香,美轮美奂。含附属设施及开辟新村道、园林绿化和打造文化广场,据说共斥资3000多万元。如此巨资,竟全部由村民捐资而成。据现任村委书记朱利彬回忆,当时修祠堂提议一出,可谓一呼百应。在永佶堂的一面墙上,如今就刻着村民捐资的情况。少则百元,多则200万元。一千元一千元地掏出来的村民,占据主流。


其实,捐款这事,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有一个榜样。当年,塘尾朱氏后人朱仲鹏、朱仲伦兄弟俩,怀揣家父遗愿,带着50万元人民币,从香港回到塘尾村,捐建了龙山学校。至今,村民们经过这所学校时,还不忘念叨此事。在他们看来,塘尾朱氏后人无论走多远,他们的根都在这里。


所以,捐钱修建祠堂,对于富裕起来的塘尾村村民来说,不是为了“贴面光”。对他们而言,大思想家、诗人朱熹既是塘尾村的先祖,也是塘尾村的精神领袖。他们不仅自豪自己是朱子的后人,他们更自豪能够通过修建祠堂,让朱子的文化血脉代代相传。因为,几百年来,无论是远在海外的朱氏后裔,还是客居他乡的朱氏族人,每年正月的最后一天,他们都会回到这里祭祖。时间和距离,从来就没有磨灭掉这个家族最源头的记忆和先祖们的伟大教诲。


就在南都记者去塘尾村采访的一周前,即农历九月十五(阳历10月15日),塘尾村举办了“先祖朱熹公高诞辰886周年纪念大会”。村委会文书吴文靖,一位从外村嫁至此的漂亮媳妇,带领全村代表及从惠州市各地赶来的朱氏宗亲代表,在朱子像前,高声朗读《朱子家训》。


阿靖介绍,塘尾村原宗祠内有对联十副。除有关“源流”对联外,其中最核心的要属“诚意正心传后裔,格言家训守前人”这副。


为何说“诚意正心”要传后裔,这里亦有段古可讲。据《宋史·朱熹传》记载,淳熙十五年六月,朱熹59岁时,被召赴临安延和殿奏事,“首言近年刑狱失当,狱官当择其人。次言经总制钱之病民及江西诸州科罚之弊”。有人劝言,孝宗厌闻“诚意正心”之论。朱熹回之:“吾平生所学,惟此四字。岂可隐默以欺吾君乎?”


阿靖说,村委会有意将此联作为“塘尾朱氏祖训”,让全体族人做一个“诚意正心”的人,并把这种精神世世代代发扬下去。除此外,凤姐和阿靖还告诉南都记者,塘尾村委会正在和大亚湾管委会合作,准备在塘尾建“朱子学堂”,让朱子思想,不仅在塘尾传承,还要发扬光大到大亚湾其他地方。


团结一心

没得吵没得闹守法拘礼


潜移默化也好,高调宣扬也罢,总之,在塘尾村,良好的文化传承,培育了良好的民风。据介绍,村里近年来无一例刑事案件发生,民事纠纷调解率达到100%。


对此,村委书记朱利彬一脸轻松地说,在塘尾村,调解工作相对好做。“齐家子叔兄弟,有啥好争的?真的有矛盾,就拿家规说事。”朱书记还自信地说,你转一圈,肯定看不到塘尾村有乱搭乱建的现象。这点南都记者在村庄里转悠时就已发现。


大亚湾最早通有线电话的村、大亚湾区最早通自来水的村、大亚湾区最早实行村民自治的村,广东省文明村镇……塘尾村村民很早就洗脚上田,以工代农。作为大亚湾地区较早富裕起来的村落,村委会早在2001年,就以超前的眼光,邀请了专业设计人士进行村城总体规划。


按照此规划,塘尾村有的小组建起了商品楼,有的自己建起了乡野别墅。其中最让南都记者惊叹的是,塘尾村的珠古石这个村小组。当南都记者指着一个围墙中间开着的大门,问凤姐和另一位陪同的村民:这是村里的另一个公园吗?凤姐和村民笑而不语。待南都记者进入后,发现这里盖了好几栋豪华而不俗的别墅。原来,在这个村小组的能人捐资下,这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村小组聚居地,真的被修建得像公园般。村民们犹如住在园景房里,天天开窗见绿,一年四季鸟语花香。城里都未必有此景致。如果不是一些村民房前屋后保留着菜地,真的很难想像此时身处农村。


而在塘尾村,不少盖别墅的人家,都是兄弟连排建在一起,有的,甚至还连着叔伯家。这种紧密的关系,让人极为羡慕。作为外来媳妇,阿靖很有同感。她说,以前没有嫁入此村时,就听外村的人带着艳羡的口吻说:塘尾村人“恶”得起来。在外村人口中,这个“恶”,并非差评,而是对他们团结一心的形象总结。


南都记者在村庄采访时,还感受到了民风之淳朴,礼数之周全。在经过祠堂旁边一排别墅时,一村民热情招呼我们进去闲坐。按照客家人待客那样,待到宾客坐下,主人就给我们一行泡上一壶清香的本地绿茶,并用双手一一奉到每人手上。



 祖屋婚庆对联。


在祖屋门前,有一副喜庆的对联。凤姐说,村里新人结婚,都会去祖屋拜下。话音刚落,凤姐就走进杂草丛生的废墟里摘了一把野草。这把带着紫色小花的野草,凤姐说,叫“旺草”。再过几天,村里又有一对新人要结婚。凤姐说,她要把这种当地人最喜欢的“旺草”,送到新娘家。新人结婚那天,凤姐要去做“牵新娘”这一角色。按当地风俗,她到时会说一些这样好话:

    先进人丁后进财

    丁财两旺跟着来

    来来来

    子孙满堂一起来

    ……


来源:南方都市报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