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优质茶叶交流组

李辉 | 在雷马根,​感受二战

只看楼主 收藏 回复
  • - -
楼主

在雷马根,感受二战


文|李辉


俯瞰呼伦贝尔草原上根河美丽景象,李辉 摄。


今年八月从呼伦贝尔归来,写到那里有条根河,为最严寒所在地。告诉六根的朋友们,明年六月六日适逢六根四周年之际,我们要去根河走一趟。大家都蠢蠢欲动,期盼明年的寻根之旅。


绿茶与茶根 (1)。

绿茶与茶根 (2)。


一天,绿茶突然发来一张照片,图为“茶根”。绿茶本名方绪晓,想当年在人民网读书频道,由他做频道主编,刚好喝了一杯绿茶,他就起名“绿茶”。如今,都知道绿茶这个名字,本名反倒无人知晓。北京有家绿茶餐厅,多年前绿茶约我们去吃饭,服务员问谁定的位。我说绿茶。姑娘大眼瞪小眼,觉得我开了一个玩笑。


见到这幅书法,绿茶与之高高兴兴地合影留念,发到六根群里。于是,有人说,我们应该把带“根”的地方都去看看。我马上想到,日本的箱根没有去过,应该去。叶匡政说他今年刚刚去过。看来,这是六根未来该去的地方。


莱茵河对岸的雷马根桥遗址。


大约二十年前,我还去过德国著名的小镇——雷马根。未去之前,看过一部电影《雷马根桥》。正是这座莱茵河上唯一没有被炸掉的桥,使盟军得以把大批军队运达对岸,纳粹德国才得以被征服。


前往雷马根之前,我先去拜谒巴顿将军。


朋友驱车带我从布鲁塞尔前往卢森堡美军公墓。他说,巴顿将军也葬在那里。我顿时感到一种兴奋。想象中的巴顿(George S. Patton )将军,是与电影《巴顿将军》银幕上的形象相一致的:刚毅而勇敢,率直而粗鲁,不落俗套,同时不拘小节。他天生就该打仗,注定就该是战场上独领风骚的骁将。


在斯科特出色的艺术创造下,巴顿永远活在观众心中。相形之下,,丘吉尔的蒙哥马利元帅也好,,都显得不足为奇,苍白了许多。 


车在比利时、卢森堡之间的阿登高原上飞驰。虽称高原,其实只是海拔几百米的丘陵。但当年就在这片河谷深凹、森林茂密的阿登高原,展开过盟军与军队的激烈较量。这场“阿登战役”(又称“凸出部战役”),是盟军诺曼底登陆后发动的一次孤注一掷的大反击。


他调动数十万精锐部队,在这一带发动突然袭击,试图打击美军锐气,迫使英、法单独与之媾和,重演二战初期英军的敦刻尔克大撤军。然而,德军攻势却遇到美军顽强抵抗,巴顿率领的第三集团军尤其功不可没。他所擅长的坦克战术再显神威,他的顽强、勇敢和灵活,在关键时刻扭转战局。他的声名因而达到巅峰。


在卢森堡二战美军墓地,拜谒巴顿将军 (1)。

在卢森堡二战美军墓地,拜谒巴顿将军 (2)。

在卢森堡二战美军墓地,拜谒巴顿将军(3)。


卢森堡美军公墓掩映在茂密森林之中,这是二战后在世界各地修建的十四座美军公墓之一。这座公墓安葬着五千多名美军士兵,他们大多是巴顿的部下,战死在著名的阿登战役。走进公墓,只见一大片绿茵上,竖立着一座座白色十字墓碑,就像曾在电影中看到过的场景。阳光很灿烂,墓碑和绿茵显得格外耀眼。几千座墓碑,如同士兵队列一样整齐划一,从不同角度望去,构成不同几何图案,极为壮观而肃穆。


巴顿生前尽管曾因对士兵出言不逊而受到过处罚,但他却把自己一直视为士兵中的普通一员。他留下遗言,死后要和他的士兵葬在一起。朋友告诉我,开始,巴顿的确就葬在这几千名士兵中间,没有特殊标记,墓碑的大小与形状也完全一样。


可是,专程前来墓地寻找巴顿墓碑的人实在太多,结果草地到处被踩坏,带来管理上的困难。后来,为了便于扫墓者寻找,只好将巴顿的墓单独安置在墓地的最前方。他面对林立的墓碑,仿佛仍在检阅着他的士兵。


轻轻走到巴顿墓前。墓碑竖立在一小块单独的草坪上,后面是高耸的公墓纪念碑。他的墓碑仍是简洁的十字架,上面只简单写着他的名字、家乡、去世时间,与士兵碑文唯一不同的是多了这么一行字:第三军团将军。


他就这样与他的士兵们葬在一起。


巴顿一九四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因车祸而死。一代战将,没有战死战场,却以这种方式死去,想必他本人也会感到遗憾。可是,从某种角度说,他又死得恰到时机。历史从来如此,战争过后,战将终究要退隐舞台后面。二战业已结束,一个新时代正在开始,对他这样把战争视为生活的人来说,历史使命也由此终结。


这就难怪他在战争刚刚结束时便显得不合时宜了。他的出言不慎,,随即被解除要职,改任虚职。正是在这种情形下,他才心灰意冷,情绪低落,借酒浇愁,结果遇车祸身亡。像巴顿这样的人,我想不到他会有别的更好的生命结局。


从比利时我来到波恩。另外一位朋友带我去马克思故里特里尔古镇。途中,我说,看过《雷马根桥》电影,不知桥还在否?离这里有多远。朋友说,不远。他告诉我,当年十天时间里,因为桥负荷太重二坍塌,只留下两岸的桥头堡。我急切地对友人说:我想去看看雷马根桥。


德国雷马根镇与桥 (1)。

德国雷马根镇与桥 (2)。

德国雷马根镇与桥 (3)。


终于来到雷马根古镇。雷马根桥名声大振,在于它的重要性堪称为改变欧战局面的一个里程碑。雷马根桥位于雷马根古镇,桥的名称为鲁登道夫大桥,拍摄电影时,将之称为《雷马根桥》。


说是桥,已无桥,两岸各有高大桥头堡依河而立,遥遥相望。宽阔莱茵河在它们注目下缓缓流过,河面上游船与货轮来往穿梭。


此刻,穿过雷马根镇安静优美的小巷走近岸边桥头堡,看莱茵河在身旁流淌,看山峦在对岸起伏,看森林与田野在初秋阳光下呈现出的斑斓色彩,你会觉得银幕上的鏖战是多么遥远而不协调。不过,发黑的桥头堡,还有杂草摇曳的一小截旧时路面,仍能向人叙说当年。


“雷马根桥的重量可以用黄金来计算。,不能不感到庆幸。这是莱茵河上唯一的一座没被毁掉的大桥,作为盟军最高司令,。


十天,一九四五年三月七日至十七日,仅仅十天,盟军源源不断通过雷马根桥,跨过莱茵河,挺进德国腹地。难以假设,如果没有雷马根桥,战争会如何进展,打败会在哪一天。


战争从来少不了传奇,少不了偶然,或者说,正是种种偶然闪烁出传奇色彩,才让战争另有一种让后人争说不休的魅力。雷马根桥的占领与坍塌,便充满着一个个让人不可思议的偶然。


为阻止盟军,已命令把莱茵河上的所有桥梁炸掉,防守雷马根桥的德国士兵也服从命令,动手炸桥。可是,连续爆破两次居然都没有成功。是士兵内心不情愿,还是一种天意?就在准备第三次爆破时,一小队美国士兵出现了,喜出望外地占领了一座可以改变战局的大桥,他们本没有这种奢望。


陪我游览的友人是位德国通,他说当年美军攻占大桥并不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遇到太大阻力,战斗也不激烈。后来读到一份材料,上面说电影《雷马根桥》除背景是真实之外,情节与人物都是虚构的。


第一个占领大桥的士兵顿时成为英雄。同样是个偶然,这位名叫蒂默曼(Timmermann)的陆军中尉,正好是位美籍德裔后代,三十年代初才随父母移民美国。一个身为美国士兵的德国人,在特殊的历史时刻,却成为盟军中第一个走过莱茵河的人。绝非刻意安排,实在是一个巧合。但巧合得让人难以置信。


保存完好的雷马根桥,十天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派飞机轰炸,派蛙人爆破,都计划落空。可是,马不停蹄的超负荷运输,却让这座大桥突然自己坍塌于江中,二十八位美国士兵也一起落入河中遇难。对于它,仿佛十天已足以完成使命。


一座平常并不显赫的大桥,就这样以其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和戏剧性,在很长时期里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美国率先出版最为著名的《雷马根桥》,德国出版过英文著作《雷马根桥的坍塌》,法国出版过小册子《雷马根桥》。此外,美国还播出过同名广播剧,还包括那部电影。到了一九八五年还出版了另外一本新著,流行至今。由此可见,这座桥的故事可能还会不断被人说下去。


把桥头堡改建成一个博物馆供人参观,便是雷马根人对旧时故事的重新叙说。桥头堡是两个砖楼,中间由一个通道连接。从外面看,桥头堡的形状没有任何变化,但里面已根据现代博物馆的标准做了装修。展览分两大部分,一个砖楼里介绍大桥历史和二战中的故事,有历史照片,有实物,包括双方士兵各自的家书、日记等。


另一个砖楼被命名为“和平厅”,安排的是和平主题展览,内容包括名单,二战后德国和世界各地为实现和平所进行的各类活动的介绍,等等。“让我们每天真心实意地为和平而努力。每个人应该从自己做起。”雷马根人今天发出的这一呼吁,给历史中的雷马根桥涂上了浓重的一笔。 


最让人难以忘怀的是蒂默曼中尉的一句话。他说:“战争中无任何荣光可言。这种荣光只有在电影中、小说中才能编出来。”他可能是在接受勋章时说这番话的。几年后,他死在了朝鲜战场。


莱茵河上一条游船走过,游客们站在甲板上往岸上眺望。我默默地注目他们渐渐消失,回过头,看到桥头堡外面墙上,有人用油漆歪歪斜斜写上一句咒骂战争的标语,用通俗的汉语说,大意就是:“狗娘养的战争!”


巴顿将军回忆录《狗娘养的战争》。


与之吻合的是,巴顿将军的回忆录,中文出版时书名译为《狗娘养的战争》。这本书原名为War As I Knew It(《我所知道的战争》),是由巴顿夫人比阿特丽斯•艾尔编辑,在巴顿将军去世后于一九四七年)出版。 


去过雷马根桥之后,我又到了德国美丽古城海德堡。巴顿当年就是在这里与世长辞的。走在古色古香的小巷,自然再次想到了他,想到那座公墓里他的墓碑。我为巴顿感到欣慰。他毕竟永远留在他叱咤风云过的战地,永远与他的士兵同在。


2001年走进培养巴顿将军的西点军校 (1)。

2001年走进培养巴顿将军的西点军校 (2)。

2001年走进培养巴顿将军的西点军校 (3)。


几年之后,二〇〇一年我前往美国,先后在纽约住了十天。西点军校是美国的第一所军事学校,位于纽约州的哈德逊河西岸。听说巴顿毕业于西点军校,我请朋友开车带我前往参观。


读巴顿的书,知道他在西点军校与众不同,总是超出同学许多。他在西点军校读书期间,队列训练每星期六进行一次,可巴顿常常在星期天下午就苦练下一课。等下个星期六时,他的动作已完美无缺了。同学曾对巴顿说:“乔治,队列训练在毕业成绩中只记十五分,而数学却有二百分。你的数学已经很差了。如果你把用于准备队列训练的时间拿出百分之八十来攻一攻数学,你不但仍可通过队列的考试,而且数学成绩也会跟上去。”但巴顿不为所动,依然如故。


《时代》周刊上的巴顿 (1)。

《时代》周刊上的巴顿 (2)。

《时代》周刊上的巴顿 (3)。


正是在西点军校的训练,使巴顿与众不同。他后来能够成为叱咤风云的战将,绝非一日之功。二次大战期间,巴顿的赫赫战功,受到世人关注,美国的《时代》周刊,先后三次将巴顿列为封面人物。


走进西点军校,校园里学员们正在训练,高兴拍下他们的镜头。走进西点军校博物馆,那些赫赫有名的将军们,在眼前一一闪过。从这里走出的学员们,许多人载于史册。有的成为总统,如格兰特、;有的成为著名将领,如南北战争期间的南军总司令爱德华•李将军,一次世界大战的远征军司令潘兴将军,


历史一页页翻过。巴顿将军,攻占雷马根桥的那些士兵们,在欧洲不同地区的美军公墓里,永远长眠,融于他们浴血奋战的这片土地。


我想,也许某一天,六根真的可以走进雷马根……


初冬时节,北京看云斋 



李辉1956年出生于湖北随县(今随州市)。1982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 1982年在北京《北京晚报》担任文艺记者和文学副刊编辑;1987年11月至今,。以传记、随笔写作为主。主要作品有《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沈从文与丁玲》、《沧桑看云》、《封面中国》、《传奇黄永玉》、《绝响——八十年代亲历记》等。1998年散文集《秋白茫茫》获全国首届鲁迅文学奖。2007年在《收获》开设的专栏“封面中国——美国《时代》周刊讲述的故事”,获第五届华语文学传媒盛典“2006年散文家”奖项。2014年因《绝响》一书再获第十二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13年散文家”奖项。


 ♡    ♡    ♡    ♡    ♡    ♡

 约稿启事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大象客品牌新书《不能拒绝的神圣使命——冯骥才演讲集》


举报 | 1楼 回复

友情链接